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flavonoids
文章数:7篇
多酚
以现代营养学观点看食物多酚
① 多酚在植物源食物中很常见(水果、蔬菜、咖啡、茶等)。饮食中增加多酚的摄入量,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2型糖尿病。② 饮食中常见的多酚是黄烷醇,黄烷酮,羟基肉桂酸,以及花青素。对于多数人来说,肠道微生物群在多酚吸收中起关键作用。③ 很多研究证实,多酚对抑制慢性疾病发展有益,如降低血压、胆固醇,调节能量代谢。④ 目前,多酚在人体内的确切作用机理尚未明确,也很难推荐适宜的摄入量。不过仍建议每天摄入五份以上的蔬果。
多酚
肠道菌群
糖尿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ffee
食物系统
预防癌症的食物系统
① 2012世界癌症报告建议重视癌症预防研究。② 富含植物性食物的膳食可预防多种慢性疾病,活性成分包括多酚、芥子油甙和类胡萝卜素等植物生物活性物质。③ 其机制包括:抑制肿瘤增殖、血管生成、转移并促进癌症干细胞凋亡。④ 植物收获前的操作、收获后储藏、加工及消费等产业链环节,会影响食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组成和生物活性。⑤ 改进产业链体系,可降低有毒化合物水平、改善生物活性化合物组成,提高植物食物预防癌症能力。
食物系统
癌症
产业链
Food systems
cancer prevention
黄酮类化合物
【食品科学】黄酮化合物概览
① 黄酮类化合物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一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多以O苷、C苷形式存在,O苷形式更为常见。② 黄酮和黄酮醇是在植物体内最普遍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在茶叶、中草药、果汁、白酒、水果、蔬菜、橄榄油、蜂蜜、谷物和豆类中含量丰富。③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但是通常吸收不好,生物利用度较低;人体内血浆浓度不足1μmmol/L, O苷比C苷容易吸收。④ 通常有首过效应,在肝脏和肠道发生广泛代谢。⑤ 进入体循环后通常分布较快。
黄酮类化合物
吸收
代谢
芹黄素
木犀草素
类黄酮
【营养证据】黄酮类化合物抗血栓的作用机制
① 本文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生物利用和代谢途径、抗血小板聚集效应及作用机理。② 黄酮类化合物在肠道中会经过一系列复杂过程,包括酶解、消化、吸收和利用。③ 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花生四烯酸途径、抑制细胞钙超载、调节整合蛋白αIIbβ3信号通路、抑制血小板激活和脱颗粒、抑制血栓素形成等。④ 未来应深入研究其生物利用度、分子机制、量效关系和毒理作用。
类黄酮
植物化合物
血小板聚集
多酚
flavonoids
黄酮类化合物
【营养前沿】从菌群和肠脑轴看黄酮类化合物的健康作用
① 肠道菌群与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作用机制密切相关:黄酮类化合物影响菌群;菌群代谢黄酮类化合物,生成生物活性物质;菌群的代谢作用影响黄酮类化合物整体的吸收利用。② 一些黄酮类化合物派生的神经活性物质则可能对“肠道菌群-大脑轴”至关重要,这一作用仍需进一步论证。③ 未来可以通过代谢工程富集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但应用中需要考察高浓度下的遗传毒性,以保障安全。
黄酮类化合物
认知能力
肥胖
肠脑轴
cognition
黄酮
欲降低结直肠癌风险,推荐从蔬菜水果中摄入黄酮类化合物
研究旨在评估不同膳食来源的黄酮类化合物与结直肠癌风险的相关性;研究纳入我国1632名结直肠癌病人以及1632名同龄对照人群。① 结果发现,黄酮摄入总量和结直肠癌患病风险之间无显著相关性。② 膳食中的花青素、黄烷酮和黄酮摄入量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负相关;蔬菜和水果中的所有黄酮亚类都与结直肠癌患病负相关;而茶叶中的黄酮与结直肠癌患病之间不相关。③ 数据表明:特定黄酮,特别是来自蔬菜和水果的黄酮可能与降低结直肠患病风险有关。
黄酮
结直肠癌
Anthocyanidins
colorectal cancer
Flavan-3-ols
蜂蜜
蜂蜜进入身份标签时代,通用背书可能不再适用
① 因蜜源植物和地理位置的差异,蜂蜜中的单糖、寡糖和其他微量化学成分千差万别,因此每种蜂蜜都有自己的“化学指纹”。② 蜜源植物赋予蜂蜜的多酚类化合物是鉴定其身份的重要标记物,主要包括酚酸及其衍生物、以及黄酮类化合物。③ 本文综述与蜂蜜多酚有关的研究进展;其目的在于,通过定性或定量研究赋予蜂蜜“身份”标签。④ 具体方法包括:研究其整体活性性质;分析一种或多种代表性成分;进行计量学分析。⑤ 编者注:很显然,成分决定活性。
蜂蜜
产地
chemometrics
flavonoids
health proper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