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体外试验
文章数:17篇
生命早期
早产儿肠菌失调会导致肠屏障功能紊乱,增加儿童期肥胖风险?
生命早期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儿童肥胖相关,尽管微生物功能对疾病起源的贡献尚不清楚。近日,研究人员发表在Gut Microbes的一项研究,纳入349名婴儿,发现早产儿粪便菌群会导致肠细胞屏障功能紊乱、神经内分泌信号改变并增加儿童肥胖风险,值得关注。
生命早期
肥胖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益生菌
吴清平+何兴祥+谢新强等:产GABA的植物乳杆菌L5或可改善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又称原发性震颤、家族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上、下肢或头、面部的不自主震颤,有时候也有声音震颤。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吴清平、谢新强、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兴祥及团队在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小规模人群样本、动物实验、体外实验等,发现补充富含GABA的植物乳杆菌L5可改善由肠道细菌来源的GABA减少引发的特发性震颤,值得关注。
益生菌
特发性震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GABA代谢
狄氏副拟杆菌
聂少平团队Nature子刊:狄氏副拟杆菌通过激活肠GPR109a改善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IR)是指胰岛素靶器官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机体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增多的一种症状。IR是Ⅱ型糖尿病(T2DM)的重要病理基础。近日,南昌大学聂少平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体外、动物和人群试验,发现肠道共生狄氏副拟杆菌会通过烟酸-肠道GPR109a轴改善IR,最后通过独立的验证队列和公共数据库数据重分析再次验证了狄氏副拟杆菌、烟酸和胰岛素抵抗间的关系,值得关注。
狄氏副拟杆菌
胰岛素抵抗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药物研发
瑞金医院:靶向肠道的爆炸水凝胶微球,促进尿酸排泄
嘌呤可在肠道微环境中转化为尿酸,引发代谢性疾病,尤其是痛风,同时尿酸排泄受损。然而,增加尿酸排泄仍然是一个挑战。近日,瑞金医院Wenguo Cui及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构建出一种含尿酸酶的肠道靶向爆炸性水凝胶微球,可将尿酸从肠上皮细胞排泄到肠道中。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该水凝胶微球降尿酸的效果显著,还可以调节肠道菌群进而维持肠道稳态,可用于痛风治疗,值得关注。
药物研发
痛风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生物材料
副干酪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或可调节肺部免疫助力抗流感
益生菌对免疫反应的调节对局部和全身免疫至关重要。最近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与肺部免疫间存在相关性,然而,其背后的证据和机制仍然难以捉摸。Microbiome近期发表的这项研究,通过体外试验和动物实验,发现从健康志愿者的粪便中分离鉴定出副干酪乳杆菌菌株可调节肺部免疫,提高应对流感病毒感染的能力,值得关注。
副干酪乳杆菌
流感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肺轴
维生素B12
Nature子刊:维生素B12或在组织修复中起关键作用
维生素B12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微量营养素,长期以来因其在维持神经功能、支持红细胞生成和促进DNA合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得到认可。近日,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人员在Nature Metabolism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发现维生素B12的消耗成为延迟和损害重编程过程某些方面的限制因素,证明维生素B12在细胞重编程和组织再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值得关注。
维生素B12
组织修复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膳食成分
饮用水
河海大学:饮水中的消毒副产物如何被胃肠“处理”?
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DBPs)主要通过口服摄入并在胃肠道降解后暴露于人体。胃肠降解在DBPs毒性作用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近日,河海大学王沛芳及团队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建立了半连续稳态胃肠模拟系统,评估5类消毒副产物在胃和小肠的降解情况,DBP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可能会间接引发宿主肠道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同时,氧化应激和炎症会导致结直肠细胞凋亡和细胞损伤,值得关注。
饮用水
消毒副产物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PM2.5暴露
浙江大学:PM2.5会引起肠菌失调影响VB12代谢导致神经毒性
PM2.5极易伴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包括认知障碍。VitB12是一种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可由细菌合成,作为一种营养和信号分子有助于神经递质合成。然而,PM2.5暴露下认知障碍的VitB12衰减与肠道菌群调节间的关系尚未阐明。近日,浙江大学阎芙洁及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体外、线虫和小鼠动物模型实验,证实PM2.5暴露会通过肠道菌群紊乱导致维生素B12代谢失衡而引起神经毒性,值得关注。
PM2.5暴露
神经毒性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环境污染物
溶瘤细菌疗法
沈阳药科大学:可微纳转化的溶瘤细菌疗法或可增强肿瘤免疫治疗?
随着合成生物学发展,细菌疗法近年来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临床疗效不尽人意。大多数研究都聚焦于通过合成生物学过表达细胞毒性因子来提高溶瘤微生物的抗肿瘤疗效。近日,沈阳药科大学孙进、孙孟驰及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开发了一种微纳转化的溶瘤微生物系统,可显著抑制原发肿瘤的生长。在光照下,其产生的纳米级细菌外膜囊泡,从而实现肿瘤引流淋巴结靶向递送和重塑免疫抑制微环境,增强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免疫治疗,值得关注。
溶瘤细菌疗法
肿瘤免疫治疗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吡喃糖氧化酶
肝病
Nature子刊:乳果糖联手双歧杆菌,可降低肝病患者感染率?
慢性肝病的进展是由肝细胞丧失、炎症和纤维化引起的。这一过程会导致关键肝功能的丧失,增加发病率和感染风险。治疗肝功能衰竭并发症的医疗干预措施,包括对全身性感染的抗生素治疗和对肝性脑病的乳果糖治疗,可影响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和代谢物的产生。近日,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在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体外、动物和人群试验证实乳果糖和双歧杆菌可作为一种合生制剂,有效降低严重肝病患者的感染率,值得关注。
肝病
合生制剂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肝轴
D-木糖
中国农业大学:膳食D-木糖通过诱导大肠杆菌产生噬菌体可促进肠道健康
消除特定的肠道致病菌对肠道健康至关重要。然而,肠道群落的复杂性使得针对特定的细菌具有挑战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各种食物可以通过调节噬菌体诱导来改变肠道细菌的丰度。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的韩丹丹及团队在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发表最新研究,以致病性大肠杆菌ATCC 25922为模型,评估饮食调节原噬菌体诱导和随后细菌存活潜力。通过体外和动物实验,发现膳食D-木糖可以通过诱导大肠杆菌产生噬菌体进而促进肠道健康。总之,该研究表明通过靶向消除有害肠道细菌,使用可诱导原噬菌体的膳食成分作为疾病控制和预防的抗菌替代品具有很大潜力,值得关注。
D-木糖
肠道健康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饮食干预
屎肠球菌C171
崔红玉+高玉龙等:屎肠球菌C171调节对急性致命病毒攻击的免疫反应
多项研究已经证明共生菌可调节宿主对感染的急性免疫反应。近日,中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崔红玉、高玉龙及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筛选分离获得屎肠球菌C171具有较强的抗炎和抗感染能力,通过体外试验和构建特定无病原体鸡模型,发现屎肠球菌C171可通过胞外囊泡发挥抗感染和免疫激活作用,值得关注。
屎肠球菌C171
抗感染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益生菌
母乳喂养
母乳中营养和微生物互作对婴儿肠菌发育有何影响?
最近研究发现微生物形成的短链脂肪酸以及其他发酵代谢物不仅充当细菌交叉喂养的底物和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介质,而且还具有抗菌活性,但这种活性的研究要少得多。 近日,奥尔胡斯大学研究人员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多种方法在3个时间点分析了69对母婴的婴儿粪便菌群组成、代谢物组成和母乳成分,确定了母乳喂养依赖性的肠道菌群和代谢物谱,还表明母乳寡糖衍生的发酵代谢物可能会对特定的肠道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值得关注。
母乳喂养
生命早期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代谢物
关键物种
Nature子刊:营养和宿主环境决定肠道合成菌群的群落生态和关键物种
了解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微生物组特征中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是超越描述性的群落水平分析,转向解开微生物相互作用网络。近日,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使用体外分批培养法分析了OMM12合成菌群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群落组成,发现营养和宿主环境会决定肠道合成菌群的群落生态和关键物种,值得关注。
关键物种
营养和宿主环境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合成菌群
益生菌
补充多种益生菌对小肠菌群及代谢有何影响?
补充益生菌作为微生物群靶向疗法改善宿主健康的一种有前途的策略。然而,此类疗法所涉及的分子机制通常尚不清楚,特别是在针对小肠微生物群时。近日,格罗宁根大学研究人员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体外实验发现补充益生菌可增强小肠菌群对环境波动的抵抗性,促进其对营养素的利用,值得关注。
益生菌
小肠菌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致病菌
膳食铁
印遇龙+万丹等:摄入膳食铁或可抵御病原性细菌感染?
铁被认为是人体中重要的微量元素,由于铁对包括致病菌在内的多数微生物增殖颇为重要,有时会加重炎症性疾病,因此它们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常被低估。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万丹及团队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试验,发现膳食铁摄入可提高血清铁水平,调节杯状细胞增殖和黏蛋白层功能,对病原菌的入侵起到积极的防御作用,值得关注。
膳食铁
致病菌感染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上皮细胞
益生菌
新兴的潜在益生菌临床前安全性评估(综述)
如今,益生菌被充分研究并应用于膳食补充剂,消费者接受度较高。随着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新兴益生菌的快速发展。近日,意大利研究人员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发表最新综述,系统的论述了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如动物模型)评估益生菌菌株的安全性。此外,作者还提倡未来还需结合多组学平台,以对潜在益生菌菌株进行高通量风险评估,值得关注。
益生菌
安全性评估
综述
基础研究
体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