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系统性炎症
文章数:13篇
环境污染物
吸入柴油废气颗粒影响小鼠的肠道菌群、炎症及心血管标志物
Particle and Fibre Toxic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柴油废气颗粒暴露可显著改变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并调节循环细胞因子及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水平,而益生菌可恢复柴油废气颗粒暴露诱导的表型变化。
环境污染物
柴油废气颗粒
基础研究
研究论文
啮齿动物(小鼠)
肠-肝-脑轴
慢性肝病患者易患抑郁,肠源性系统炎症或是原因(综述)
Journal of Hepatology发表的这篇综述文章,阐述了肠-肝-脑轴失调在慢性肝病患者发生抑郁症中的潜在作用和机制,由菌群失调引起的肠源性系统炎症在其中起核心作用。
肠-肝-脑轴
系统性炎症
肠道菌群失调
肝硬化
抑郁
促肥胖饮食
促肥胖饮食使健康人在压力状态下变“笨”?
Neurobiology of Stres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50名健康成年人中发现,日常摄入致肥胖饮食的受试者的系统性炎症水平更高,且在压力测试下表现出了更为严重的认知功能受损。
促肥胖饮食
研究论文
以人为对象的临床试验
肠-脑轴
压力
合生制剂
合生制剂可改善老年人的多项健康指标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RCT研究,在60名老年人中进行为期2个月的干预,发现每日补充合生制剂(含有3种乳杆菌属菌株及活性益生元——菊粉与低聚果糖)可显著改善多项心血管疾病风险及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
合生制剂
RCT
老年人
代谢综合征
系统性炎症
维生素D
补充维生素D和n-3脂肪酸不能降低老年人群炎症标记物
一些观察性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D和n-3脂肪酸与较低的系统性炎症相关,但试验性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Clinical Chemistry近期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采取2*2析因设计,探究了补充维生素D和n-3脂肪酸对老年人系统性炎症生物标志物的影响。试验发现,补充一年维生素D和n-3脂肪酸并不能降低炎症标志物水平。
维生素D
n-3 PUFA
随机对照试验
营养
老年人群
HIV感染
Science子刊:磺胺甲基异恶唑通过调节菌群抑制HIV相关炎症
长期使用磺胺甲基异恶唑可减少HIV感染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但背后的机制尚未明确。《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磺胺甲基异恶唑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以抑制HIV感染者的系统性炎症。
HIV感染
HIV感染
系统性炎症
磺胺甲基异恶唑
Matty P Weijenberg
动脉粥样硬化
促炎肠道菌群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肠道菌群参与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此前研究表明,肠道菌衍生物氧化三甲胺(TMAO)是菌群失调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机制。Circulation Research近期发表小鼠研究,通过菌群移植实验证实,促炎性的肠道菌群可使有易感遗传背景的小鼠炎症加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加快,该作用与SCFA的减少相关,但似乎不涉及TMAO的变化。这些发现再次表明肠道菌群在心血管健康中的介导作用,改变肠道菌群组成有望成为防治手段。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肠道菌群
系统性炎症
氧化三甲胺
失代偿期肝硬化
Nature Reviews: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思路(综述)
失代偿期肝硬化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危及生命。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综述,详细介绍了现阶段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管理方法,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失代偿期肝硬化
治疗管理
门脉高压
细菌移位
系统性炎症
系统性炎症
Cell子刊:系统性炎症如何影响孩子的神经发育(综述)
来自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一篇综述文章,介绍了母体免疫激活、后代生命早期的菌群失调及肠道疾病,与后代神经发育不良的关联,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系统性炎症
神经发育
Antoni Castells
Saray Duran-Sanchon
压力
儿时多接触动物,压力引起的炎症或许更少
城市化使得人们接触动物和微生物的机会变少,伴随着生理心理问题的增加,可能与反应过激的免疫系统有关。PNAS近期发表一项研究,对比成长过程中无宠物的城市受试者和伴随着动物长大的乡村受试者,在急性社会压力后的免疫反应变化,表明儿时是否经常接触动物(微生物暴露的多少),或许影响成年后压力诱导的免疫炎症状况。
压力
免疫
系统性炎症
城市
乡村
血液微生物组
Gut:肝硬化患者血液循环中的菌群
Gut[IF:16.658]近期发表的通讯短文,在肝硬化患者中分析了肠-肝轴血液(门静脉)中的菌群,与肝静脉、中央静脉和外周静脉血中的菌群进行比较,并表明这些血液循环中的菌群与系统性炎症有潜在关联。
血液微生物组
肝硬化
肠-肝轴
系统性炎症
细菌易位
肠道微生物
NRR重要综述:肠道菌群与风湿性疾病
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最新综述,相关研究者必读。
肠道微生物
风湿性疾病
粘膜免疫
系统性炎症
淋巴瘤
CR:对抗白血病,肠道菌群有何靠谱作为?
①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与B细胞淋巴瘤发病率高有关;② 比较多种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小鼠的淋巴瘤发病率,发现肠道菌群影响了小鼠的淋巴瘤发病率、潜伏期、寿命、分子氧化应激以及系统性白细胞遗传毒性;③ 约氏乳杆菌在更易患癌的小鼠中缺失,短期口服补充能降低系统性遗传毒性,减少基础白细胞和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状态;④ 肠道菌群或是干预B细胞淋巴瘤或其他由遗传毒性、氧化应激分子反应驱动的疾病的潜在靶点。
淋巴瘤
肠道细菌
系统性炎症
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