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Premysl Bercik
文章数:16篇
腹痛
肠道菌群通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调节内脏敏感性
腹痛在胃肠道疾病患者中很常见,但其病理生理学尚不清楚,部分原因是对内脏敏感性的基本机制了解不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是内脏敏感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临床和基础研究也表明,性别在疼痛感知中发挥作用,但其中机制尚未阐明。Gut Microbe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肠道菌群的缺失增加了雄性和雌性小鼠对结肠直肠扩张的内脏敏感性,部分是由于DRG神经元增加了CGRP的产生,尤其是在雌性小鼠中很明显。
腹痛
肠道菌群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肠菌或与结肠肥大细胞直接互作介导IBS发病
这是发表在Gut Microbes的一份工作,作者通过结合人源化IBS小鼠模型和荧光原位杂交、RNAscope技术,在体内观察到IBS菌群细菌通过受破坏的粘液层接触到结肠肥大细胞,并直接相互作用。作者发现IBS菌群细菌通过代谢物刺激肥大细胞的TLR4和H4受体高表达并激活,导致肥大细胞脱粒及迁移,并介导组胺释放。这份研究揭示了IBS患者体内菌群与肠道功能障碍和内脏超敏反应关系的新机制。
肠易激综合征
Sceince子刊:肠道菌群产生的组胺,或是IBS慢性腹痛的重要诱因
组胺是一种已知的神经免疫调节因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部分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中,肠道菌群是组胺的重要来源,特定的产气克雷伯菌则是主要“嫌犯”。机制上,组胺通过作用于组胺4受体,吸引肥大细胞向结肠迁移和积累,从而引起模型小鼠腹痛。这些发现说明,肠道菌群产生的组胺或可作为治疗IBS腹痛的新靶点。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敏感性
腹痛
肠道菌群
产气克雷伯菌
溃疡性结肠炎
粪便蛋白水解活性或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功能变化与IBD相关。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比了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发病前、发病后及健康对照的粪便菌群组成及功能,发现UC患者的粪便蛋白水解即显著增加,而这一变化发生在UC发病之前,并与特定的肠道菌群组成变化相关。该研究结果提示,粪便蛋白水解活性(尤其是弹性蛋白酶活性)或可作为非侵入生物标志物,用于监测UC高危个体的炎症状态,并可作为潜在治疗靶点。
溃疡性结肠炎
生物标志物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弹性蛋白酶
乳糜泻
Science子刊:激活AhR通路可以改善乳糜泻肠炎
乳糜泻是一种由于谷蛋白过敏导致的慢性肠道炎症,DQ1和DQ8基因是该疾病重要的易感基因。然而全世界40%的人群携带有至少1个易感基因,但是最终发病的患者不到1%。已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构成对于乳糜泻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近期一篇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篇文章,通过在非肥胖糖尿病小鼠(NOD)中过表达DQ8建立了乳糜泻小鼠模型,应用该模型发现高色氨酸膳食可以激活芳香烃受体通路,从而显著抑制乳糜泻的发生,改善谷蛋白过敏造成的肠道炎症表型,提出肠道菌群通过调节芳香烃受体通路抑制乳糜泻疾病发生的机制,为乳糜泻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乳糜泻
色氨酸代谢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动物实验
无谷蛋白饮食
无谷蛋白饮食或能缓解特定IBS患者的症状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在50名IBS患者中发现,无谷蛋白饮食干预可更好地缓解抗醇溶蛋白IgG及IgA阳性患者的症状,提示抗醇溶蛋白抗体或可作为鉴别可响应无谷蛋白饮食的IBS患者的生物标志物。
无谷蛋白饮食
environmental factor
immune response
Microbiome
Treatment
益生菌
益生菌或可改善乳糜泻患者的胃肠道症状(综述)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对6项RCT(共5279名乳糜泻患者)的数据进行总结后发现,极低到低质量的证据表明,益生菌可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仅基于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并增加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丰度。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以提高证据质量,并确定可能有益于乳糜泻患者的益生菌的最佳种类,时机和剂量。
益生菌
荟萃分析
乳糜泻
炎症性肠病
IBD与乳糜泻的关联
IBD与乳糜泻之间有何关联,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果并不一致。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对65项研究进行总结后发现,中等确定性的证据表明,IBD患者的乳糜泻风险更高,而乳糜泻患者的IBD风险也更高。
炎症性肠病
Gluten
Crohn’s disease
ULCERATIVE COLITIS
autoimmune and immune-mediated comorbidities
排除性饮食
Nature子刊:排除性饮食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综述)
通过排除性饮食(在饮食中限制某一种常见食物的摄入)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近期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发表了一篇关于排除性饮食治疗IBS的综述,分析了食物可能导致IBS症状的机制,讨论了在排除性饮食试验设计中常见对照饮食(常规饮食、替换饮食、相反饮食)的优劣,并建议未来的试验应当整合多种方法并结合机理研究,来解释排除性饮食如何对IBS症状产生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排除性饮食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Nutriti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综述
小麦敏感
靶向肠道菌群或可改善小麦敏感
小麦中的某些免疫原性蛋白,可诱导易感群体的小麦敏感,引起胃肠道症状,最典型的就是由麸质(谷蛋白)引发的乳糜泻。《Gastroenter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小麦中所含的非谷蛋白组分中,淀粉酶胰蛋白酶抑制剂(ATI)可诱导肠道免疫反应和屏障功能障碍,并在易感小鼠中引起肠粘膜损伤,而可降解ATI的特定乳杆菌菌株有助于缓解ATI引起的肠道炎症,或有临床转化前景。
小麦敏感
bacterial metabolism
food allergy
HLA
Microbiome
食物过敏
Nature子刊:细菌蛋白水解酶可直接影响食物过敏反应
《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研究,发现在乳糜泻病人十二指肠中增殖的假单胞菌,可通过其表达的蛋白水解酶直接影响宿主与食物过敏相关的免疫应答。该结果对阐释乳糜泻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食物过敏
细菌-免疫互作
人体研究
动物实验
乳糜泻
艰难梭菌
Cell子刊:一种或可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小分子变构剂
艰难梭菌通过释放毒素介导其感染后的相关症状。靶向艰难梭菌毒素是一种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策略。Cell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设计了一种可在生理条件的钙离子浓度下维持变构活性的IP6(肌醇己糖磷酸,一种胞内变构激活剂)类似物,小鼠口服后可抑制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并提高生存率。
艰难梭菌
艰难梭菌毒素B
葡糖基转移酶
Jordan E Axelrad
Jordan E Axelrad
丁酸
Microbiome:吃得太咸,可能恶化结肠炎
Microbiome上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喂食高盐饮食的小鼠,DSS和DNBS诱导的结肠炎更加严重,提示对于IBD等胃肠道炎症患者,应控制摄入的盐分。
丁酸
结肠炎
乳酸菌
高盐饮食
Butyrate
Gastroenterology:长双歧杆菌NCC3001或降低IBS患者的抑郁倾向
这是Gastroenterology[IF:18.392]发表的关于长双歧杆菌NCC3001用于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研究,发现虽然益生菌对焦虑或IBS症状无显著效果,但可改善抑郁症评分,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还发现大脑中特定区域对负面情绪刺激的响应的改变。很值得关注的益生菌临床研究,特别推荐给大家。
抑郁症
Gastroenterology:长双歧杆菌NCC3001或降低IBS患者的抑郁倾向
这是Gastroenterology[IF:18.392]发表的关于长双歧杆菌NCC3001用于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研究,发现虽然益生菌对焦虑或IBS症状无显著效果,但可改善抑郁症评分,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还发现大脑中特定区域对负面情绪刺激的响应的改变。很值得关注的益生菌临床研究,特别推荐给大家。
抑郁症
肠易激综合征
长双歧杆菌NCC3001
anxiety
depression
16s rRNA测序
GM:丰度大于0.1%的粪菌,95%可培养出来!
关于粪便中哪些菌能被培养出来的话题,是最近火热的话题,Genome Medicine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新方法,推荐给大家。
culture-enriched molecular profiling
16s rRNA测序
细菌培养
Lingli Zhang
Wei-Yun 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