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ILC3
文章数:25篇
12-酮基石胆酸
国内团队:肠菌代谢物12-酮基石胆酸可防止UC加重?
溃疡性结肠炎以其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易复发、癌变风险大等特点已成为消化内科常见难治病之一。肠道菌群失调及其代谢异常被公认为是UC的重要诱因,但介导UC不同严重程度进展的指示性物种及菌源性代谢标志物仍不清楚。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彭桂英、东方医院李军祥及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人群和动物试验,揭示出一种新的菌群代谢物即12-酮基石胆酸可防止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加重,值得关注。
12-酮基石胆酸
溃疡性结肠炎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脯氨酸
钟超Nature子刊:脯氨酸激活一种免疫细胞,维持肠道稳态
代谢调节是先天淋巴细胞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潜在机制仍然难以捉摸。近日,北京大学钟超及团队在Nature Metabolism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动物实验结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发现通过饮食限制或淋巴组织诱导细胞(LTi,一类ILC3亚群)中脯氨酸转运蛋白Slc6a7的缺失,破坏外源性脯氨酸摄取,会损害LTi活化并加重右旋糖酐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总之,该研究揭示了脯氨酸在促进LTi激活并最终促进肠道稳态中的作用,值得关注。
脯氨酸
肠道稳态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转录组
肠道菌群紊乱
Cell子刊:菌群紊乱加剧cDC细胞功能失调介导的口服耐受受损
在胃肠道中,粘膜免疫系统区分有害的病原微生物(继而启动保护性免疫反应),和无害的膳食成分和共生微生物(继而诱导反应迟钝)的能力,称为口服耐受,可以有效维持肠道免疫稳态。肠道CD11c+CD103+cDC可从小肠转移至肠系膜淋巴结,并在此处建立口服耐受。虽然肠道菌群失调与肠系膜淋巴结中产生的口服耐受性受损有关,但菌群失调如何影响这一过程仍不清楚。Cell Reports最新研究性文章表明,菌群紊乱通过影响肠系膜淋巴结中CD11c+CD103+cDC功能紊乱,进而导致口服耐受性建立受损。
肠道菌群紊乱
口服耐受受损
CD103+ 树突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肝脏再生
Cell子刊:肠道细菌是术后感染的重要来源
一般认为环境或皮肤细菌是外科感染的主要来源。因此,预防术后感染的措施主要集中在优化卫生、提高无菌和防腐。Cell Report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内源性肠道细菌是术后感染的重要来源,并表明ILC3是潜在的治疗靶点。
肝脏再生
ILC3
肠道细菌
鸟氨酸脱羧酶
鸟氨酸脱羧酶可影响肠道ILC3反应
ILC3的分化和功能受到代谢的显著影响,PNAS最近研究揭示,ILC3内在的多胺生物合成有助于对肠道病原体的有效防御,但加剧自身免疫性结肠炎,或可成为在肠道疾病中调节ILC3功能的一个有趣靶点。
鸟氨酸脱羧酶
ILC3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多胺代谢
ILC3
吕梦泽等Nature:ILC3调控菌群特异性Treg建立肠道耐受
RORγt+细胞在肠道中协调免疫、炎症和耐受。在IBD、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癌症等多种疾病中RORγt+免疫细胞的数量或功能均发生显著改变。但RORγt+免疫细胞的全谱细胞异质性、亚群之间功能相互作用的潜力以及在复杂肠道菌群的背景下建立免疫耐受所必需的途径仍然不清楚。Nature最新发表了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Gregory Sonnenberg团队、吕梦泽博士作为共同一作的一项研究,表明LTi样ILC3细胞调控RORγt+Treg细胞和Th17细胞,以协调对菌群的免疫耐受,扩展了我们对RORγt+细胞调控肠道健康的理解。
ILC3
RORrt+ Treg
研究论文
LTi-like ILC3
基础研究
肠道免疫
BATF——维持ILC3稳态的关键转录因子
ILC3s对于维持胃肠粘膜组织中宿主微生物群的稳态至关重要。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BATF是维持ILC3稳定性和协助ILC3维持肠道稳态的关键转录因子。即BATF直接与1型效应基因的顺式调控元件结合,抑制其染色质开放性,并抑制其表达。相反,BATF促进参与MHCII抗原处理和呈递途径的基因的染色质开放性,进而直接促进前体ILC3s向MHCII+ILC3s的转化。
肠道免疫
ILC3
BATF
肠道免疫
Nature子刊:ILC3在肠道中“巡逻”,维持肠道屏障完整性
适应性免疫细胞与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共同维持肠道屏障完整性及稳态。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炎症状态下,肠道ILC3的IL-22表达增加且迁移能力增强。在CCL25和T细胞的调控下,ILC3在肠道中“巡逻”,其产生的IL-22可抑制肠道上皮细胞的死亡,从而维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性。
肠道免疫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ILC3
沙门氏菌感染
Nature子刊:ILC3焦亡是宿主对沙门氏菌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
ILC3产生IL-22,与肠道中其他细胞协同作用,增强宿主对细菌感染的免疫抵抗。鼠伤寒沙门菌(S.typhurium)感染可引起人类食源性肠炎,ILC3s在其中的作用尚不明确。Nature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鼠伤寒沙门菌可利用ILC3产生的IL-22促进其在小鼠中的感染,同时鼠伤寒沙门菌直接感染ILC3导致细胞焦亡,也是宿主对沙门氏菌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
沙门氏菌感染
ILC3
细胞焦亡
饮食-免疫互作
血管活性肠肽介导进食后的肠道免疫应答
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肠道中的2型天然淋巴细胞(ILC2)及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高表达血管活性肠肽(VIP)受体,在进食后,肠道神经系统表达的VIP可与IL-33或IL-23协同作用,促进肠道ILC活化,从而增强对肠道寄生虫及致病菌感染的抗性。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在进食期间,肠道的神经-免疫互作可增强先天性免疫应答,以面对食物摄入带来的潜在外来威胁。
饮食-免疫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血管活性肠肽
肠道免疫
中国农业大学:结肠ILC3表达的GPRC6A维持肠道稳态
中国农业大学的张炳坤团队在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结肠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表达的营养感知受体GPRC6A在肠道稳态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激活GPRC6A可通过激活mTOR信号通路促进结肠ILC3的扩增,并增加ILC3分泌的IL-22,从而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损伤,抑制鼠柠檬酸杆菌感染,并促进炎症粘膜愈合。
肠道免疫
GPRC6A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ILC3
ILC3
Nature子刊:ILC3产生的HB-EGF抑制TNF介导的肠道炎症
TNF驱动肠道慢性炎症及细胞死亡,但肠道中的相关保护通路尚未明确。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可通过产生HB-EGF,在TNF介导的肠道炎症中起保护性作用。而在IBD患者的炎症肠道中,可观察到产生HB-EGF的ILC3显著减少。
ILC3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肠道炎症
GPR34
中科大团队Cell子刊:肠道3型天然淋巴细胞如何促进组织修复?
损伤的快速有效修复对于机体生存非常重要。天然淋巴细胞(ILC)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淋巴来源的细胞类群,在免疫和组织稳态中起重要作用。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LC3在组织损伤后能被包括病原菌等在内的多种信号激活,但ILC3是否能直接感知细胞或组织损伤而发挥功能尚不明确。此外,中性粒细胞在清除入侵病原以及受损组织和细胞中国发挥功能,在完成吞噬作用后会很快进入细胞凋亡,中性粒细胞凋亡的意义和功能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荣斌/江维教授团队在Immunity发表了相关研究工作,率先发现肠道ILC3可通过其膜上受体GPR34感应凋亡中性粒细胞释放的溶血磷脂酰丝氨酸(LysoPS),从而直接识别组织损伤并通过释放IL22启动损伤组织修复。该研究首次证明ILC3可直接识别组织损伤,且发现GPR34是一种新的危险识别受体,提示GPR34可作为治疗炎症性肠病和皮肤炎症的潜在干预靶标。
GPR34
中性粒细胞凋亡
组织修复
LysoPS
ILC3
ILC3
Cell子刊:ILC3编程肠道树突状细胞新亚群,调控脂代谢
关于3型天然淋巴细胞及传统树突状细胞又有新发现!Immunity发表文章,采用单细胞测序、多维流式深度挖掘,标定了肠道独立淋巴组织中一类特定树突状细胞CIA-DC。描述了CIA-DC的来源、分化和功能,以及与IL3的互作。是举证肠道免疫细胞调节代谢平衡的又一力作。
ILC3
树突状细胞亚群
肠细胞脂质代谢
单细胞测序
研究论文
肠道免疫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特定环状RNA抑制ILC3活化以缓解结肠炎
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在肠道炎症与稳态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但ILC3活化的调控机制尚未明确。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范祖森团队与田勇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一种新环状RNA——circKcnt2可通过调控Batf的转录,抑制IL-17的表达,以抑制肠道ILC3的活化,从而缓解小鼠结肠炎。
肠道免疫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ILC3
肠道巨噬细胞
Cell子刊:GM-CSF调控肠道巨噬细胞的防御及愈伤功能
巨噬细胞在肠道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巨噬细胞的过度活化与IBD相关。《Cell Reports》上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在肠道感染及炎症期间,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产生的GM-CSF对肠道巨噬细胞的重要调控作用。在小鼠中,GM-CSF可增强巨噬细胞的抗菌功能,从而在肠道感染中起到保护性作用;但又可通过促进巨噬细胞的炎症应答,驱动肠道炎症的发生发展;同时可抑制巨噬细胞的组织修复功能,以抑制肠纤维化。在IBD患者的活检样本中,可观察到ILC及CSF2的表达与M1巨噬细胞的显著关联。
肠道巨噬细胞
GM-CSF
肠道免疫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ILC3
肠道ILC3的活化与抑制(综述)
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是富集于哺乳动物肠道内的一种组织驻留性淋巴细胞。Trends in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菌群产物、细胞因子、宿主代谢产物、肠道神经系统等因素激活或抑制肠道ILC3的分子机制。
ILC3
综述
肠道免疫
IBD
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的免疫细胞亚群差异
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利用质谱流式细胞(CyTOF)技术及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分析对比了溃疡性结肠炎(UC)与克罗恩病(CD)患者的结肠粘膜及血液中的免疫细胞,鉴定出了不同患者(包括活动性UC、活动性CD、非活动性UC、非活动性CD)的结肠及血液中富集的免疫细胞亚群。该研究结果提示,未来或可靶向特定免疫细胞亚群以治疗不同类型的IBD。
IBD
Treg
MAIT cells
ILC3
scRNA-seq
肠道免疫
Science子刊:STAT5信号促进ILC3产生IL-22以对抗致病菌感染
STAT在免疫细胞的发育及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IBD患者通常表现出STAT信号失调,STAT3与STAT5的基因变异与IBD风险增加相关。Scienc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数柠檬酸感染介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中,发现IL-2与IL23可激活肠道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中的STAT5信号,从而促进ILC3产生IL-22,以起到维持肠道屏障完整性及抑制致病菌感染的作用。
肠道免疫
IL-23
IL-2
IL-22
ILC3
菌群-免疫互作
Nature子刊:肠道菌群调控ILC3的抗原呈递
3型先天淋巴细胞(ILC3)亚群具有抗原呈递作用,可以激活T细胞反应。ILC3可有效诱导脾脏T细胞反应,但无法诱导肠道CD4 + T细胞增殖,其背后的机制尚未明确。近来一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发现,肠道菌群诱导产生的IL23通过磷酸化以激活mTORC1-STAT3信号通路,从而抑制了ILC3中的MHCII达,以降低肠道来源的ILC3诱导T细胞激活的能力。
菌群-免疫互作
Innate Lymphoid Cells
Interleukins
Mucosal immunology
T cells
ILC3
Nature子刊:生物钟+进食共同调控肠道ILC3活性的机制
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介导产生的IL-22对于维持胃肠道免疫稳态至关重要。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ILC3产生的IL-22水平表达出昼夜节律,而该节律受到内源性生物钟及食物摄入的共同调控。机制上,食物摄入诱导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VIP通过激活肠道ILC3中的VIPR2,促进ILC3产生IL-22,以增强肠道上皮屏障功能。
ILC3
生物钟
ILC3
IL-22
肠道免疫
菌群-免疫互作
Nature Reviews:菌群代谢产物对免疫细胞的调控(年度回顾)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上发表的年度综述文章,详细总结了2019年度报道的菌群代谢产物对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菌群-免疫互作的分子机制。
菌群-免疫互作
菌群-免疫互作
菌群代谢产物
GPCR
短链脂肪酸
3型天然淋巴细胞
Cell子刊:ILC3上表达的GPR43调节肠道免疫
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对环境信号的感知对肠道稳态及宿主防御至关重要。来自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ILC3上表达的可感知菌群代谢产物的Ffar2受体(GPR43)在调节肠道免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GPR43促进了ILC3的增殖及ILC3产生的IL-22,ILC3中缺失GPR43增加了小鼠对结肠炎症及细菌感染的易感性。
3型天然淋巴细胞
SCFA
metabolite-sensing GPCR
Ffar2(GPR43)
innate lymphoid cell
IBD
中国药科大学:胸腺五肽通过促进IL-22的产生以缓解小鼠结肠炎
来自中国药科大学的杨勇与郝琨团队在Theranostic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胸腺五肽可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恢复其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菌群组成。机制上,胸腺五肽通过上调转录因子RORγt以促进IL-22的产生,从而介导了上述保护作用。
IBD
thymopentin
DSS-induced colitis
Lymphocytes
IL-22
β2-整合素
Cell子刊:β2-整合素诱导ILC3产生IL-22,在感染诱导的结肠炎中起保护作用
β2-整合素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向感染组织处的招募,对于宿主防御十分重要。Cell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小鼠缺失β2-整合素后,鼠柠檬酸杆菌诱导的结肠炎恶化并可致死。但这一表型并非由于缺失β2-整合素引起的中性粒细胞招募缺陷而引起,而是通过抑制ILC3产生IL-22导致的。
β2-整合素
Citrobacter rodentium
IL-22
Colitis
inf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