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Wei Chen
文章数:50篇
肠道菌群
陈卫院士+陆文伟:用于个性化健康状况监测的肠道菌群统计模型
肠道菌群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其失调影响宿主的健康。尽管已有可用于大规模回顾性研究的参考数据集,然而目前尚缺乏个性化健康分析模型。近日,江南大学陈卫团队联合陆文伟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文章,开发了一种新颖且系统的肠道菌群健康预测和疾病分析监测模型,该模型可深入了解健康菌群和不健康变异,并成为个体化治疗目标发现和精确调节的桥梁。
肠道菌群
个体化医疗
益生菌
江南大学:益生菌对帕金森病的干预效果 (荟萃分析)
江南大学田丰伟和陈卫团队研究成果。肠脑轴的存在使肠道菌群对于精神类疾病非常重要。前期的研究表明,益生菌对于帕金森(PD)的运动或非运动有效果,但益生菌对于PD的效果尚不清楚。本文荟萃分析了最近9项关于益生菌和PD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益生菌可以改善PD患者的运动、便秘和焦虑等相关症状。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明确益生菌对于PD的疗效。
益生菌
帕金森
综述
阿克曼氏菌
江南大学团队解析肠道益生菌体外免疫刺激活性的种属依赖性
健康人肠道来源的特定益生菌菌株及下一代益生菌可以调节宿主免疫,且这一调节过程具有菌株特异性。但是目前少有研究对不同种属肠道菌群的免疫刺激活性进行系统性比较。该研究利用体外肠系膜淋巴结共培养模型揭示了不同种属益生菌及下一代益生菌免疫刺激活性的种属依赖性。
阿克曼氏菌
丁酸梭菌
肠系膜淋巴结
体外模型
种属响应模式
邻苯二甲酸盐
遵义医科大学团队:孕早期邻苯二甲酸盐暴露增加流产风险
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检测孕早期女性尿样中的各种邻苯二甲酸酯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其中MBP、MEHHP、MMP等物质可能与流产风险有关。本研究为环境污染物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邻苯二甲酸盐
研究论文
孕妇
自发流产
膳食多酚
江南大学孙嘉团队:膳食多酚和多糖如何调节1型糖尿病?(综述)
膳食多酚和膳食多糖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在1型糖尿病防治研究中获得大量关注。江南大学孙嘉教授团队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发表最新综述,系统讨论了特定多酚和多糖化合物如何通过调节β细胞功能、肠道菌群和/或免疫系统来介导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同时探究了以多酚及多糖为主的功能食品的未来设计挑战,以期通过营养学干预手段管理1型糖尿病。
膳食多酚
膳食多糖
1型糖尿病
综述
高尿酸血症
王刚等:益生菌、生物活性化合物及饮食模式如何影响高尿酸血症(综述)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糖尿病、肾衰竭及其它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相关。江南大学的王刚团队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益生菌、生物活性化合物、饮食模式调节高尿酸血症的效果及作用机制。
高尿酸血症
综述
饮食模式
益生菌
益生菌
王刚团队:益生菌改善抑郁症和共存的胃肠道症状
重度抑郁症(MDD)是全球性常见的精神疾病,MDD与胃肠道异常如肠道蠕动功能障碍经常共存。近期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王刚作为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益生菌治疗(含短双歧杆菌 CCFM1025、长双歧杆菌 CCFM687 和乳酸片球菌 CCFM6432三个益生菌菌株)可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共病胃肠道症状,益生菌调节5 -羟色胺能系统被证明是其对大脑和肠道有益的关键机制。
益生菌
肠道运动
5-羟色胺
抑郁症
肠道菌群
饮食模式
翟齐啸等:饮食和肠道菌群互作干预IBD (综述)
江南大学翟齐啸与团队的研究成果。饮食和肠道菌群与IB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二者相互作用影响IBD的作用机理并不明确。本文系统综述了饮食模式、肠道菌群、饮食和肠道菌群互作干预IBD的机制,值得相关领域学者参考。
饮食模式
肠道菌群
IBD
综述
益生菌
江南大学:长双歧杆菌CCFM1029介导色氨酸代谢或可改善特应性皮炎
肠道菌群失调会通过异常的免疫反应影响过敏性疾病,包括哮喘、特应性皮炎(AD)。多项研究表明,一些双歧杆菌可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微生物互作来改善AD。然而,双歧杆菌缓解AD的有效代谢物和机制仍有待阐明。近日,江南大学陆文伟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研究,发现吲哚-3-甲醛(I3C)是长双歧杆菌CCFM1029的色氨酸代谢物,可激活AHR介导的免疫反应,进而改善动物和临床试验中的AD症状。总之,该研究为未来深入探究肠道菌群代谢物改善过敏性疾病提供了有效靶点。
益生菌
特应性皮炎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细菌代谢物
鞣花酸
江南大学:鞣花酸与肠道菌群代谢物尿石素A具有哪些益生作用?(综述)
富含鞣花单宁的食物在胃和小肠中首先被水解为鞣花酸,然后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转化为生物利用率高的尿石素。尿石素可改善胆固醇代谢,抑制移植瘤生长,缓解炎症,下调神经元淀粉样蛋白形成。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近期发表的来自江南大学唐鑫团队的综述文章,总结了鞣花酸和尿石素A的研究进展,包括鞣花单宁的主要来源、代谢、健康益处和尿石素A的生物转化。肠道微生物群对植物化学物质的生物转化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饮食疗法和功能食品,筛选出能够生物转化尿石素A的菌株,特别是在食用菌株目录中存在的菌株,并探索其转录和代谢产物的调控,是一个潜在的经济发展方向。
鞣花酸
尿石素A
配方奶粉
国内团队:含有sn-2棕榈酸酯的婴儿配方奶粉或更健康
江南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含有sn-2棕榈酸酯的婴儿配方奶粉或许对婴儿的健康更有益,这体现在肠道菌群结构和粪便代谢产物上。鉴于肠道菌群在婴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或许可以通过奶粉干预,增加婴儿健康水平。
配方奶粉
研究论文
足月儿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衰老
江南大学: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的衰老时钟
江南大学王鸿超和陆文伟等研究成果。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随着机体的衰老,肠道菌群也发生变化。本文基于分类和功能特征,通过多视图学习,构建了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衰老时钟,从而就衰老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变化进行了预测分析,为人体-肠道菌群互作又增添了新的论证和依据。
衰老
肠道菌群
益生菌
益生菌或可干预成人2型糖尿病
一些临床实验表明,益生菌对2型糖尿病人有益。本文系统综述了这些RCT研究结果。分析结果显示,益生菌可以明显改善糖代谢相关参数,稳定血糖稳态,且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同时,益生菌的疗效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文章为2型糖尿病的益生菌干预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益生菌
二型糖尿病
精神益生菌
江南大学王刚:短双歧杆菌CCFM1025可改善重度抑郁症
短双歧杆菌CCFM1025在小鼠中具有抗抑郁作用。江南大学的王刚团队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在45名重度抑郁症患者中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发现短双歧杆菌CCFM1025可显著改善抑郁量表、精神病量表及胃肠道症状量表的评分,并调节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组成及代谢。
精神益生菌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重度抑郁症
肠道真菌
刘宏伟+代焕琴:一种肠道真菌可促进食源性肥胖
肠道真菌在人类健康调节中发挥着许多重要作用。中科院微生物所刘宏伟、代焕琴与研究团队,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发表文章,在小鼠中鉴定出一种肠道共生真菌近平滑念珠菌能促进高脂喂养诱导的肥胖,并揭示了相关机制,说明肠道真菌或能作为肥胖的治疗干预靶点。
肠道真菌
近平滑念珠菌
食源性肥胖
真菌-宿主互作
小鼠
益生菌
陈卫院士团队:植物乳杆菌CCFM1143可改善慢性腹泻
江南大学的陈卫院士团队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对55名慢性腹泻患者进行4周干预后发现,益生菌——植物乳杆菌CCFM1143治疗可显著改善排便频率及粪便性状,并调节肠道菌群组成。
益生菌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植物乳杆菌CCFM1143
短链脂肪酸
王刚团队:丁基化淀粉可重塑肠道菌群,改善压力引起的神经和肠屏障缺陷
肠道菌群代谢产生的短链脂肪酸(SCFA)对宿主健康有多重益处。Frontiers in Immunology近期发表了来自江南大学王刚团队的研究成果,表明口服SCFA酰化淀粉(特别是丁基化淀粉)向小鼠的肠道中靶向释放SCFA,或能通过重塑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来改善抑郁模型小鼠的肠道屏障、减轻其炎症和神经行为缺陷。这些发现为研发旨在改善精神健康的功能食品和膳食补充剂,提供了新思路。
短链脂肪酸
丁酸
淀粉
肠屏障
炎症
中国人菌群
陈卫+李明锟+陆文伟:主食、民族、城市化等因素如何影响中国人的肠道菌群
江南大学的陈卫院士、陆文伟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李明锟与团队在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2678名健康志愿者的粪便菌群进行分析,同时收集记录地理、人口、饮食、城市化、生活方式和采样月份等信息,鉴定出了中国人群肠道菌群的4种肠型,并分析了地理区域、主食类型及城市化等不同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中国人菌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城市化
饮食
益生菌
翟齐啸+崔玉军:特定基因型的益生菌或能促进宿主长寿
肠道细菌不同菌株在遗传和分子方面的差异,可能对宿主健康造成不同的影响。江南大学翟齐啸、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崔玉军与研究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4个大陆、17个国家的400多个长双歧杆菌菌株进行群体基因组学分析,结合小鼠模型的体内实验,探究了这种普遍存在于人类肠道中的益生菌的演化、传播和与宿主表型(如衰老)的关联,表明有特定遗传特征的益生菌株或能用于促进宿主长寿。该研究也为肠道细菌与宿主的共演化及其传播提供了新见解,也提示益生菌和活体生物药的“本地化”施用或有助于增强其有益作用。
益生菌
长双歧杆菌
肠道细菌演化
细菌传播
抗衰老
益生菌
江南大学:植物乳杆菌CCFM8661可减少苯丙芘诱导的毒性
江南大学的田丰伟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发表文章,发现苯丙芘结合能力强的益生菌CCFM8661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缓解苯丙芘诱导的急性毒性,表明补充CCFM8661是对抗苯丙芘诱导毒性的一种有效且简单的膳食干预措施。
益生菌
苯丙芘
肠道菌群
乳酸菌
王刚团队:乳酸菌或能缓解全氟辛酸引起的肝损伤
江南大学王刚团队近期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发表研究,探索了具有不同吸附PFOA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乳酸菌菌株在改善PFOA诱导的小鼠肝毒性方面的作用和机制。
乳酸菌
肝损伤
Parkinson's disease
翟齐啸等:不同饮食模式对帕金森病的影响(综述)
在全球范围内,预期寿命的提高伴随帕金森病(PD)的发病率显著增加。饮食因素被认为是PD风险的重要调节因素。先前关于PD与饮食之间关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食物成分和特定营养素上,而对一般饮食模式在 PD 中的作用的综合评价是有限的。近期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翟齐啸作为通讯作者在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发表的一篇综述介绍了多种饮食模式在PD发生发展中的促进或防治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饮食模式如蛋白质限制饮食虽然显示出对PD的效果,但可能存在肌肉损耗等风险,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开展。
Parkinson's disease
dietary patterns
Gut microbiota
Movement impairment
Personalized dietary interventions
干酪乳杆菌
江南大学:干酪乳杆菌CCFM1074或能缓解关节炎
江南大学杨波与研究团队近期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发表研究,分析了两株干酪乳杆菌在大鼠模型中对关节炎的影响,表明其中的CCFM1074菌株能改善大鼠关节炎,并探索了背后的作用机制。
干酪乳杆菌
关节炎
母婴菌群传递
陈卫院士团队:聚焦母婴肠道双歧杆菌类群
江南大学陈卫团队与爱尔兰Teagasc 食品研究中心Catherine Stanton合作,在Gut Microbes发表文章,阐述母婴间肠道菌群的关系,特别是双歧杆菌类群,值得关注。
母婴菌群传递
双歧杆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
陈卫、杨波等:sIgA包被肠道细菌与生命早期健康(综述)
近年来,母婴菌群一直是备受关注。婴儿的肠道微生物在调节和维持婴儿免疫力的发展中发挥着潜在的重要作用。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 sIgA)是肠道内的主要免疫球蛋白,能靶向细菌表面的多糖和鞭毛蛋白,从而形成sIgA包被(sIgA+)的细菌。近期Trends in Microbiology刊登的来自江南大学陈卫、杨波与研究团队的综述文章,回顾了成人肠道、母乳和婴儿肠道中细菌的组成,以及影响早期肠道微生物群发育的因素。讨论了与婴儿和成人肠道中sIgA包被细菌变化相关的疾病,及sIgA包被细菌在调节新生儿先天和适应性免疫中的潜在作用。最后,文章还提出,未来研究的一个挑战是最终解决sIgA包被细菌的组成和丰度变化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应用于临床。此外,更好地了解sIgA包被细菌对婴儿的作用,将有助于我们开发新的益生菌,以促进早期生命的健康。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
生命早期
新生儿肠道菌
母乳细菌
blautia
国内团队:Blautia或是新的潜在益生菌(综述)
Blautia是一种具有益生菌特征的厌氧细菌,目前包含20个新种,国内江南大学毛丙永、崔树茂与研究团队在Gut Microbes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总结了目前对Blautia菌的研究,包括起源、生物学特性及影响其丰度的因素,并探讨了其对宿主健康的影响,为开发具有益生菌特性的新型功能微生物奠定了理论基础。
blautia
生物转化
益生菌
宿主健康【有显著改善】
综述
黏蛋白糖基化
翟齐啸团队:饮食和菌群如何调节肠道黏蛋白糖基化?(综述)
江南大学翟齐啸团队近期在Carbohydrate Polymers发表综述,探讨了肠道的黏蛋白糖基化在肠道疾病中的作用,重点总结了影响宿主免疫、肠道菌群和饮食等因素对黏蛋白糖基化的影响,并对基于黏蛋白糖基化的个体化干预进行了展望,推荐专业人士参考。
黏蛋白糖基化
益生菌定植
翟齐啸、陈卫等:益生菌定植的模式、机制与预测(综述)
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益生菌。近期,江南大学食品学院Yue Xiao、翟齐啸、张灏、陈卫和爱尔兰科克大学Colin Hill合作,在Annual Review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发表综述,通过对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肠道定植模式、机理及相应的调节手段的总结分析,提供了一个在菌株层面对于肠道生物地理的追踪和了解的范例。文章也提出了采用算法模型和机器学习对益生菌定植进行预测。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益生菌发挥作用,菌株是否必须定植,持留多久仍是个见仁见智的议题。
益生菌定植
机理与模型
综述
抗生素耐药性
江南大学团队:寻找抵御抗生素危害肠道的“良方”(综述)
任何药物的滥用都会产生副作用并最终危及人类健康、生态安全。抗生素在人和动物中近几十年的广泛使用也导致了同样的问题。抗生素可通过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削弱肠道屏障、促进抗生素耐药基因(ARG)传播形成耐药性,危害人类健康。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发表相关综述,意在为探讨抗生素减少、替代和相关疾病预防提供信息总结,理论基础。
抗生素耐药性
肠道菌群失调
综述
江南大学团队:益生菌或可改善功能性便秘
来自江南大学的翟齐啸团队在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对15项RCT的数据进行总结后发现,补充益生菌可显著降低肠道通过时间,显著增加排便频率,改善粪便硬度,缓解腹胀,且多菌种益生菌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