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Faming Zhang
文章数:52篇
粪菌移植(FMT)
张发明团队:粪菌移植的未来发展(综述)
人类的肠道微生物包含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群体,其中有细菌、古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以及原生动物等。随着研究的深入,肠道菌群在维持人体健康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而催生了粪菌移植(FMT)治疗生物群落紊乱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从2011至2021年间,临床报道FMT可以应用在85种疾病的治疗中。尽管FM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在由于移植供体粪便的成分非常复杂,导致了FMT临床应用和结果的高度的异质性,显著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基于此,科学家在不断开发和优化新型的FMT的模式,例如今年来出现的移植清洗过的粪便细菌群落或者粪便菌群的孢子移植,同时针对病毒在肠道微生态中的作用,也开发出了新的粪病毒移植方法。近期一篇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课题组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粪菌移植的综述,回顾了临床发展历史,安全性以及法规相关内容,对于FMT面临的挑战和新兴方法学进行了讨论,为FMT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观点。
粪菌移植(FMT)
历史
安全性和法规
存在问题
新型技术
辐射
张发明团队:辐射损伤和基于肠道菌群的治疗(综述)
暴露于医疗源或意外辐射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辐射损伤(RI)。RI可以对人体的多个部位和器官产生影响,但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有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各种RI的发生和预防密切相关。南京医科大学张发明教授团队在Protein & Cell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总结了RI的十种常见类型及其可能的机制,并强调了RI的变化和潜在的基于微生物的治疗方法,包括益生菌、代谢物和粪菌移植。此外,文章还提出了一个5P框架(Personal protection、Public education、Precise technology、Policy making、Partnership),为管理RI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战略。
辐射
肠道菌群
环境-宿主-微生物
糖尿病
袁慧娟/张晨虹/张发明/赵立平Cell子刊:靶向肠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一种神经并发症,其致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Cell Metabolism最新发表了河南省人民医院袁慧娟、上海交通大学张晨虹与赵立平、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作为共同通讯作者,河南省人民医院杨俊朋与杨雪丽、上海交通大学吴国军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临床现象-机制研究-临床治疗”,揭示了肠道菌群对DSPN发病的因果贡献,为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治疗DSPN提供了临床证据。
糖尿病
基础研究
医学研究
周围神经病变
肠道菌群
粪菌移植
张发明团队:一文读懂粪菌移植用于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
最近,Chinese Medical Journal在线刊登了由南京医科大学张发明教授团队和澳大利亚Thomas J Borody教授联合撰写的综述长文,报道粪菌移植(FMT)在全球应用于85种疾病的治疗进展。文章的摘要强调,作为重建肠道菌群最有效的手段,FMT技术在过去10年有三大进展,包括洗涤菌群移植(WMT)、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ET)和孢子群移植。全文对2011年至2021年发表的所有关于FMT/WMT带来治疗益处的研究进行综述,并且概述相关方法学和政策,以期帮助医生、研究者及患者全面了解FMT的全球进展。FMT在8大治疗领域中显示出一定的治疗价值,尽管有些领域还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但本文显示了FMT治疗肠道内及肠道外菌群失调相关疾病的良好前景。
粪菌移植
洗涤菌群移植
经内镜肠道植管术
孢子菌
方法
粪菌移植
赵方庆+张发明:提高FMT疗效,如何选择供-受体配对?
粪菌移植(FMT)在治疗菌群失调相关疾病方面具有潜力,其治疗效果与供体细菌在受体中的植入密切相关,这种植入情况部分取决于供体和受体之间的匹配程度。Gut Microbes最新发表了来自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团队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团队的合作研究,分析了FMT中供体和受体的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对FMT疗效的影响,表明供体细菌在受体中的定植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进一步通过机器学习建立了一个基于肠型的供体选择模型,可用于指导FMT的供-受体配对以改善疗效,为实现精准FMT奠定基础。
粪菌移植
enterotype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Gut microbiota
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肠道菌群代谢物
王军+宋默识+张发明:菌群代谢物甲硫氨酸影响宿主生物钟基因表达和活性氧水平
昼夜节律对于宿主健康和菌群稳态都很重要。Protein & Cell近期发表了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中科院动物所宋默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与团队的研究,分析了小鼠和人体肠道菌群中共同存在的节律性代谢特征,并分析了其中的关键代谢物——甲硫氨酸对宿主和菌群的影响,包括对生物钟基因的影响以及对活性氧的中和作用等,并在小鼠中证实补充膳食甲硫氨酸能改善睡眠不足对身体带来的多种负面影响。
肠道菌群代谢物
昼夜节律
甲硫氨酸
mRNA甲基化
生物钟
粪菌移植
张发明团队:中国菌群移植平台证据改变医学实践
粪菌移植(FMT)的安全性、定量方法和给药方式在不同国家的临床实践中有很大差异。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团队近期在Microbial Biotechnology发表研究,对中国菌群移植平台的数据进行分析,报告了FMT的方法学发展,以改进定量方法、安全性、移植途径和相关临床决策。
粪菌移植
洗涤菌群移植
微塑料
张宴+张发明:粪便微塑料与炎症性肠病相关
现代社会微塑料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和饮用水中,人类摄入微塑料难以避免,但目前尚不清楚摄入微塑料是否对人类健康构成明显危害。近期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张宴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粪便微塑料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且粪便微塑料水平与IBD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微塑料暴露可能与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或者也可能是疾病增强了微塑料的易感性和滞留。本研究也表明粪便中的微塑料对于评估人类微塑料暴露及其潜在健康风险是有用的。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发现微塑料和IBD的相关性,还不能确定因果关系,未来还需更多相关机制探索。
微塑料
炎症性肠病
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
中国肠道大会专家组推荐:CAES治疗痔疮的原理、新方案和肛内LPRA定位方法
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CAES),即在透明帽辅助下注入适量气体辅助暴露内镜视野,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内痔出血、局限性直肠黏膜脱垂等疾病。近年来,CAES作为超级微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内痔协作组于2021年制定了专家共识和操作指南,推动了本领域的发展。然而,在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发表之前,不同的医生对CAES的原理和技术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对于解决CAES临床应用和研究的关键问题,需要制定专家推荐意见指导CAES技术的正确应用。在2021年中国肠道大会准备阶段和会议期间,张发明教授牵头形成专家组,针对CAES治疗痔病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关键问题,提出专家意见并制定指导方案。特别重要的是,在软镜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过去一直没有方法帮助医生解决内镜视野下如何快速描述病变位置和操作部位的难题,本专家组首次向全球的同行以集体名义推荐内镜下肛内LPRA定位方法,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MJ)全文发表了专家立场,对新概念、新技术的全球化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
医学研究
专家共识
肛门
炎症性肠病
张发明团队: 新型益生菌AKK菌与IBD的关系(综述)
Akkermansia muciniphila(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简称AKK菌)在治疗肠道炎症性疾病中具有一定潜力,被认为是可以开发并利用的新型益生菌。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近期发表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教授团队的最新综述,主要从AKK菌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关系,AKK菌对IBD治疗的干预作用,AKK菌应用的局限性,以及AKK菌在IBD中具有争议的部分进行阐述,推荐专业人士关注。
炎症性肠病
AKK菌
综述
人肠道菌群
王军+张发明:人体肠道菌群的原位重建及昼夜节律
目前对于人肠道菌群的认知大多是源于对粪便菌群的分析,但粪便菌群不能完全反映出菌群在肠道内的原位情况,也限制了对人肠道菌群在更精细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的研究。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团队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团队合作,在Engineering发表研究论文,通过结肠TET方法采集人体原位的回盲部菌群样本,揭示了肠道菌群在泻药扰动后的固有恢复力,以及人回肠菌群在组成和功能层面上的昼夜节律动态,并分析了菌群扰动和重建通过代谢物对宿主的潜在影响。
人肠道菌群
昼夜节律
菌群重建
经内镜肠道植管术
多组学
自闭症
刘星吟等:自闭症基因变异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与肠道菌群和遗传因素都有关联。Gut Microbes近期发表了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刘星吟团队的研究,重点分析了ASD相关的遗传变异与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为研究遗传与菌群的互作在ASD疾病机制中的作用带来新启示。
自闭症
肠道菌群
遗传变异
代谢
免疫
粪菌移植
张发明团队:过去20年全球粪菌移植安全性数据
粪菌移植(FMT)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最近,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发表了张发明团队联合Colleen R Kelly、Gianluca Ianiro、Giovanni Cammarota教授就FMT全球不良事件的系统性综述。本文纳入129项研究,包括了4241例患者,5688例次FMT,从全球角度,回顾FMT过去20年的发展和安全性,由中国、意大利、美国在本领域的3个核心专家团队联合回答并提出系列新概念。重点是:1.粪菌移植在过去20年发表的论文报告的安全性数据;2.在洗涤菌群移植方法学南京共识基础上,继续明确粪菌移植相关不良事件分为:移植途径相关和微生态相关两类;3.首次数据分析表明,严重不良事件发生都发生在肠黏膜屏障受损患者人群。
粪菌移植
洗涤菌群移植
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
粪菌移植安全性
不良事件
经内镜肠道植管术
张发明团队:RCT证明如何更快做好结肠TET
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ET)是源自中国的新技术,诞生于2015年。作为有前途的全结肠重复给药和重复粪菌移植的途径,已经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得到广泛运用,并被2020年国际共识、指南和前沿专家推荐。然而,植管操作需两次进镜,如何缩短操作时间和减少可能的风险是临床需要回答的问题。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发表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教授团队的最新临床研究,通过多中心RCT探讨透明帽辅助结肠镜对结肠TET植管操作的影响。研究提示使用透明帽辅助结肠镜进行TET植管是一项安全且痛苦少的技术,可以明显缩短第二次进镜时间,并且不影响TET植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困难肠镜特别重要,这对提高临床操作水平提供了证据。
经内镜肠道植管术
医学研究
粪菌移植
结肠镜
洗涤菌群移植
张发明+季国忠等:洗涤菌群移植对Akk菌的影响
Akkermansia muciniphila(Akk菌)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下一代益生菌。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近期发表了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团队与季国忠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首次报道了IBD患者接受洗涤菌群移植(WMT)后体内Akk菌的定植率和相对丰度,以阐明Akk菌水平与患者临床数据和预后之间的关系,为未来开展临床研究奠定了前期探索性基础。
洗涤菌群移植
研究论文
AKK菌
IBD
医学研究
洗涤菌群移植
张发明+张筱茵等:洗涤菌群移植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专家建议
国家感染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张筱茵团队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团队等合作,近期在 Elsevier出版集团旗下新刊Medicine in Microecology上发表文章,强调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大流行期间,医生可以在安全和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考虑对患者进行洗涤菌群移植(WMT),重点是治疗患者合并的肠道菌群失调,对于“从肠治肺”也非常重要。文章特别就呼吸道疾病爆发期间实施WMT的流程给出详细的专家建议,鼓励更多的医生尝试用WMT控制疾病,同时特别提醒要防止商业利益驱动的WMT滥用和不合法的行为。PubMed近期特别收录了本文,推荐专业人士参考。
洗涤菌群移植
呼吸道感染
COVID-19
粪菌移植
张发明团队:FMT治疗UC何时应进行第二疗程?哪些肠菌能预测疗效?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粪菌移植(FMT)可有效诱导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获得临床缓解,且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但是目前很少有研究报道FMT对于UC应保持怎样的治疗频率从而更好地维持其长期疗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团队李潘等2018年曾报道,获益于FMT的克罗恩病患者在首疗程治疗后的3个月应接受第二疗程FMT治疗(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84046042)。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Gastroenterology近日发表了一篇来自张发明团队的临床研究,发现获益于FMT的UC患者也应该在首疗程后3个月接受第二疗程FMT治疗,以更好地维持长期临床疗效。该研究同时还探究了患者治疗前后短期内菌群变化与长期疗效的关系。本研究将会促进临床医生考虑将FMT的序贯治疗付诸实践作为UC的长期治疗策略。
粪菌移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治疗策略
疗效预测
洗涤菌群移植
洗涤菌群移植方法学南京共识
该共识以FMT-standardization Study Group名义发表。共识专家小组由中国两岸三地15座城市28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有5个专题小组,按照专题顺序,小组主席分别为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Siew Ng(黄秀娟)教授、广东药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何兴祥教授、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吴登强教授、西京消化病医院吴开春教授和林口长庚医院邱正堂教授,总牵头人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教授。共识初稿历经2轮匿名投票和匿名评论,并于2019年12月12日在南京举行了第3轮面对面讨论和匿名投票,最终确立31条关于洗涤菌群移植方法学及相关管理问题的专家共识,每一条共识意见均有证据支持的相关评论。该共识的发布对于推动和指导全球传统粪菌移植向更加标准化、安全、可控的洗涤菌群移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洗涤菌群移植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
Gut指南:新冠流行期间的粪菌移植服务调整
全球新冠疫情的持续流行对很多医疗技术的开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包括粪菌移植(FMT)。美国OpenBiome曾一度暂停开展FMT研究和临床服务,中国大陆地区的FMT数量和中华粪菌库的异地运输也受到疫情的影响。 为指导疫情期间的FMT临床服务和临床试验,由意大利消化病专家Giovanni Cammarota教授牵头,南京医科大学张发明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黄秀娟(Siew Ng)教授等10个国家的25名专家,联合制定了医学指南,于7月3日在《Gut》杂志发表。 指南重点解决FMT医疗服务、FMT相关临床试验等涉及的供体筛查、如何排除供体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如何避免潜在的消化道途径传播新冠病毒、医务人员实验室防护和安全要求、患者风险评估、实验室条件、给入途径、内镜要求等诸多关键问题,也对冻存、新鲜状态菌液处理等给出了意见。指南也特别推荐最新的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ET)作为移植途径,并鼓励在高级别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洗涤菌群移植(WMT)。指南引用了多项中国研究者对新冠病毒的研究证据。 据张发明教授介绍,指南从撰写、评审到接收,在所有专家之间进行了上百人次的修改,其中的专业建议很值得相关人士参考。
粪菌移植
指南
COVID-19
人类肠道病毒组
微生物所王军组发表Nanopore三代测序人类肠道病毒组的方法
Oxford Nanopore 的测序技术已成功用于多种应用场景下的宏基因组测序。2020年5月8日,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军教授课题组的曹佳宝博士等人在《Medicine in Microecology》杂志发表了题为“Profiling of Human Gut Virome with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y”的文章。作者利用纳米孔测序,基于纳米孔高通量测序PromethION平台开发出一套用于病毒颗粒物理富集、逆转录、随机扩增来分析人类肠道病毒的工作流程。结果发现使用Nanopore测序病毒DNA和扩增后的病毒DNA/cDNA可获得更长读长的序列,提供有关病毒多样性的更多信息,且许多病毒序列并不在当前数据库中。此外,使用Nanopore测序非扩增的病毒DNA可以对噬菌体的表观遗传修饰(甲基化)信号进行检测。
人类肠道病毒组
富集
扩增
牛津纳米孔技术
表观基因组学
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
张发明团队:结肠途径TET满足患者多次粪菌移植治疗需求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团队近期在《BMC Gastroenterology》发表研究的前瞻性研究中,介绍了新型内镜介入技术——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ET),以及影响结肠TET的方法学、可行性和安全性的可能因素。在2019年权威医学期刊《Lancet》发表的综述论文中(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82612884),评价TET为有前途的粪菌移植治疗途径。本项研究结果对有多次FMT治疗及全结肠给药治疗需求的患者具有参考意义。
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
Transendoscopic enteral tubing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Enema
Colonoscopy
粪菌移植
张发明团队:患者依从性影响粪菌移植治疗结局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粪菌移植(FMT)可有效诱导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获得临床缓解和临床应答,且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但是有关UC患者对FMT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的报道相对较少。《Europe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近日发表了一篇来自张发明团队有关“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依从性对粪菌移植的长期治疗结局的影响”的临床研究。该研究评估了患者对FMT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同时重点阐明提高UC患者的依从性有助于维持FMT的长期临床疗效。对于FMT相关临床工作者,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即可建议UC患者在第一疗程FMT获益后3个月内接受第二疗程治疗。对于UC患者,该研究为其指明了方向,应积极配合临床医生从而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结局。
粪菌移植
Adherence
Adverse event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satisfaction
粪菌移植
Lancet子刊:国际专家组紧急更新!新冠疫情期间FMT供体筛查方案
由南京医科大学张发明教授、香港中文大学Siew Ng教授等16名专家组成的国际专家小组,近期在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评论文章,提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紧急更新的供体筛查方案,在原有疾病史、血液及粪便样本的检测基础上新增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调查,高危地区或国家辅以RT-PCR检测,严格监控冻存样品安全,以期降低通过粪菌移植传播病毒的风险。尽管粪菌移植在世界范围内的管理方式有很大差异,目前也没有由此引起的新冠病毒传播的事件发生,仍需警惕其在疫情期间可能带来的风险。
粪菌移植
供体筛查
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Antonio Gil-Gomez
肠道微生物组
王军、马永慧等:关于肠道菌群研究的7大事实和5大倡议(评论)
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厦门大学马永慧与团队的评论文章,近期在《Protein & Cell》发表,基于2019年12月由热心肠智库上百位专家联署发起的《关于肠道菌群研究的7大事实和5大倡议》(https://www.mr-gut.cn/articles/ss/01de2426bf354effa63c64a5c53d3abd?kf=zhiku),展现了肠道微生物组研究的现状,并发出5条倡议,呼吁学界和产业界共同努力促进肠道微生物组研究和产业转化的健康发展。
肠道微生物组
利益冲突
Guo-Tian Ruan
Hai-Lun Xie
Kai-Tao Yuan
放射性肠炎
张发明团队:粪菌移植治疗放射性肠炎有证据
盆腹腔肿瘤放疗后可引起放射性肠炎,以腹泻、出血、腹痛、直肠阴道瘘等为主要表现,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发表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教授团队的最新临床研究,首次报道了用粪菌移植(FMT)治疗人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证据,提示调节肠道菌群的干预方法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价值,为未来开展临床研究奠定了前期探索性基础。热心肠日报曾经专题推送,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樊赛军教授团队首次报道粪菌移植可缓解辐射引起的小鼠放射肠炎,大家可以通过日报查阅(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87720196)。
放射性肠炎
粪菌移植
Cancer
Microbiome
Radiation enteropathy
粪菌移植
张发明团队:换个方式认识粪菌移植治疗克罗恩病的价值
克罗恩病(CD)尚无治愈手段,粪菌移植(FMT)治疗CD的疗效尚存争议,迄今为止,全球的研究者几乎都是依靠CD的疾病活动度总体评分(如CDAI和HBI)作为评价依据。不可否认FMT能有效控制或者消除某些“困难”,但是既往的评分标准却难以完整反映出其对疾病治疗的贡献。本研究用“靶标治疗”概念分解患者的“困难”,不用一个绝对的总体评分反映FMT治疗CD的价值,而用“分检”代替“桶装”的评价方式处理,研究结果也支持以“靶标治疗”的认识方式去理解FMT治疗CD的价值。研究认为,CD的总体评价方法不能通用于临床治疗获益评价,例如癌症的治疗,在没有方法消除肿瘤的时候,消除癌性疼痛也是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贡献。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所涉及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数据主要基于洗涤菌群移植(WMT)方法。这是目前FMT治疗CD样本量最大、随访时间最长的研究,并且第一次对FMT治疗后CD患者的长期结局进行评价。这项研究也鼓励临床医师们在使用HBI或CDAI等传统评估方式外,以具体症状改善为靶标评估FMT对CD的治疗价值。
粪菌移植
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
洗涤菌群移植
疗效
粪菌移植
张发明团队:粪菌移植进入洗涤菌群移植时代
Protein & Cell最新发表了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团队的研究,整合了临床、动物和体外实验的证据,首次提出洗涤菌群移植(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WMT)的概念:基于智能化粪菌分离系统及严格质控相关漂洗过程的粪菌移植。同时该研究证明了WMT在量化和质控移植的洗涤菌群、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手工制备FMT。WMT或可鼓励更多研究人员使用这种更可靠的制备方式来获得富集的菌群,并在临床实践中推动FMT由手工制备阶段正式进入WMT时代。
粪菌移植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Adverse event
Safety
粪菌移植
张发明团队:挽救性粪菌移植治疗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研究报道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教授团队通过中华粪菌库(fmtBank)对全国16家ICU重症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进行紧急粪菌救援,研究结果初步显示FMT对这类患者的安全性和挽救治疗价值,并介绍了中华粪菌库的远程FMT救援治疗模式,或可启发与鼓励ICU医生和研究者去思考与勇于尝试新的挽救治疗。
粪菌移植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Clostridium difficile
critical care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粪菌移植
Gut:粪菌移植研究和实践的关键要素
粪菌移植(FMT)能用于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且在其它疾病,如IBD、IBS、自闭症中的治疗中也有所涉及。但是, FMT中的供体选择尚缺乏统一标准,并且FMT中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也存在未知。在香港举行的会议上,包括香港中文大学黄秀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周永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在内的亚太地区16名专家,通过文献评估和圆桌讨论的形式,就FMT相关问题发表观点并讨论了FMT的前景:(1) 供体和受体菌群组成在FMT治疗中作用,(2) FMT中关键物种和微生物预测因子的概念,(3) 评估菌群变化的方法,(4) 受体概况和抗生素预处理对FMT移植和菌群维持的可能影响,(5) FMT制剂和给药的新进展。推荐阅读!
粪菌移植
Kebria Hezaveh
Rahul S Shinde
Tracy L McGaha
粪菌移植
张发明团队:医学研究生如何看待粪菌移植?
通常认为FMT很火热,其实未必,调查数据证明,医生对FMT的认知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对FMT的选择。毕竟这是影响医学发展一个新领域,也曾经入选世界十大医学突破。作为将来的医生,未来医疗队伍的储备力量,医学研究生们对FMT的认知如何呢?本项研究表明,医学研究生对FMT的认知程度低且表浅。医学教育可通过医学课堂的途径加强FMT的教育。同时,开展更多关于FMT的研究、标准化FMT方案可以进一步改变医学生对FMT的态度,促进FMT的发展。
粪菌移植
attitude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knowledge
medic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