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单核细胞
文章数:17篇
肠道微生物信号
肠道微生物信号对单核细胞的调节作用(综述)
单核细胞是感知环境变化并参与自身免疫、神经、心血管、代谢疾病以及癌症的免疫调节的先天免疫细胞。新近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通过肠外部位的微生物信号塑造单核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在慢性疾病中,微生物信号和单核细胞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或抑制疾病进程,Trends in Microbiology最新综述文章,归纳讨论了在稳态和炎症期间通过肠道微生物信号对单核细胞稳态和功能的调节作用。
肠道微生物信号
单核细胞
基础研究
综述
单核细胞
Cell子刊:禁食-再进食可影响单核细胞和抗感染免疫
Immunity 最新发表的文章向人们揭示了禁食如何使得单核细胞重新进入骨髓,而重新进食如何引起循环中的单核细胞激增,并带来有害的细菌-宿主反应。
单核细胞
禁食
研究论文
禁食-再次进食
IBD治疗
刘占举团队:调控肠道巨噬细胞成熟的关键分子,为IBD治疗提供新视角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蛋白1 (MCPIP1)在炎症性肠病的黏膜中高表达,但其调控肠道巨噬细胞功能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近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刘占举教授团队在Gut发表文章,发现MCPIP1可以调控肠道中巨噬细胞的分化过程和功能,首次阐明实验性结肠炎和IBD患者中MCPIP1与单核-巨噬细胞分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阐明了MCPIP1调控巨噬细胞分化的新分子途径,这一发现或为IBD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IBD治疗
巨噬细胞
肠粘膜炎症
单核细胞
研究论文
饮食-免疫互作
饮食影响食蟹猴的单核细胞炎症基因表达及社交行为
来自eLif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比了喂食西式饮食与地中海饮食的食蟹猴的单核细胞炎症基因表达及社交行为的差异,提示饮食、中枢神经系统活性及单核细胞基因表达之间存在关联。
饮食-免疫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灵长类(猿猴)
单核细胞
克罗恩病
Nature:靶向gp130或可用于抗TNF治疗无效的克罗恩病
活化的髓系细胞与基质细胞的互作在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中十分关键,单核细胞浸润的增加与患者对抗TNF治疗的不应答相关。NOD2的功能缺失突变是克罗恩病的风险基因位点,可增加肠道狭窄的风险。来自Natur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克罗恩病患者、健康人及斑马鱼模型中,NOD2的功能缺失突变可导致活化成纤维细胞及炎症巨噬细胞的稳态失调,表现为由WT1及STAT3等上游转录因子上调引起的异常活化相关转录组的表达增加,而NOD2缺陷导致的gp130家族基因(IL-11、IL-6、OSM等)的表达上调可能使克罗恩病患者对抗TNF治疗不应答。在斑马鱼模型中,gp130抑制剂bazedoxifene可显著缓解DSS诱导的肠道炎症,且抗炎作用在NOD2缺失个体中更为明显。该研究结果揭示了NOD2功能缺失突变驱动克罗恩病纤维化的新机制,并提示gp130抑制剂或可用于对抗TNF治疗不应答的克罗恩病患者的治疗。
克罗恩病
研究论文
gp130
Nod2
单核细胞
肠-脑轴
协和基础所:抗生素可破坏小鼠的血脑屏障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许琪团队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接受骨髓移植的小鼠中发现,抗生素处理可通过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从而促进骨髓来源单核细胞向脑部的浸润,以参与情绪行为的调控。
肠-脑轴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抗生素
炎症性肠病(IBD)
IL-1和IL-10调节单核细胞产生IL-23以参与IBD调控
小鼠和人类的研究表明,产生IL-23的单核吞噬细胞在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Gut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IL-10和IL-1是单核细胞IL-23产生的关键调节因子,并在严重溃疡性活动性克罗恩病和抗TNF治疗无反应的患者中区分了体内稳态条件下IL-23的产生和炎症相关的IL-23生成,可用于鉴别可能受益于IL-23p19和/或IL-1α/IL-1β靶向治疗的IBD患者亚组。
炎症性肠病(IBD)
抗炎因子IL-10
IL-1
IL-23
单核细胞
胃癌
抑制炎症信号或能防止胃癌发生
在胃癌细胞中,NFkB转录因子的活性和通过STAT分子的信号转导常发生改变。最新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的研究发现NFkB1缺失导致胃TNF表达增加,进而激活STAT1,导致炎症免疫反应,进而导致胃癌的发生。IL11R或在胃癌进展到侵袭阶段是必需的。这些结果提示了TNF、IL11/IL11R抑制剂在胃癌的治疗中或可发挥作用。
胃癌
单核细胞
炎症
PD-L1
抑制信号
肠道炎症
Science子刊:IRF5促进炎症性巨噬细胞的产生以调控肠道炎症
单核吞噬细胞在维持肠道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但也可能通过招募Ly6C高表达单核细胞至肠道以触发免疫病理。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是维持巨噬细胞炎症表型的一种关键转录因子。Scienc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IRF5可通过促进Ly6C高表达单核细胞向炎症性CD11c+ 巨噬细胞分化,以促进肠道炎症。
肠道炎症
单核细胞
CD11c+ 巨噬细胞
IBD
结肠炎
高盐饮食
高盐摄入增强人体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症应答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健康人中发现高盐饮食的摄入可增加单核细胞的CCR2表达,诱导单核细胞的炎症表型,并增加皮肤中的巨噬细胞密度。在体外,高盐处理可促进巨噬细胞的炎症因子分泌。
高盐饮食
单核细胞
CCR2
盐
其他人体试验
短期禁食
Cell:短期禁食调节单核细胞,改善小鼠慢性炎症疾病
热量限制可改善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Cell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其中的免疫调节机制,表明短期禁食可通过CCL2/PPARα依赖性的方式,减少循环系统中的炎症性单核细胞,同时不损害急性炎症反应。
短期禁食
Caloric restriction
fasting
Metabolism
Inflammation
肠道免疫
Nature子刊:肠道炎症环境影响单核细胞的分化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不同的肠道环境中(炎症、非炎症),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的分化受到影响。在稳态环境下,单核细胞逐渐分化为抗炎症性巨噬细胞;而在炎症性环境下,单核细胞的分化将很快地发生变化。
肠道免疫
肠道免疫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John M Davis
肠道免疫
Gut:单核细胞的肠道归巢促进肠道愈伤
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外周血中存在一群表达α4β7整合素的非经典单核细胞,这群细胞的肠道归巢对于巨噬细胞介导的肠道愈伤十分关键。在接受了vedolizumab(抗α4β7整合素单抗)治疗的IBD患者中,单核细胞的肠道归巢受到抑制,可能减弱患者的肠道愈伤功能,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肠道免疫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归巢
肠道免疫
巨噬细胞
肠道菌群-免疫系统互作
Nature:特定肠道菌群代谢物促进肠道免疫的新机制
小肠中表达CX3CR1的单核细胞,可向肠腔伸出树突结构,以获得肠腔内的抗原,从而发挥其免疫功能。Natur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小鼠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丙酮酸和乳酸,经其受体GPR31作用于CX3CR1+小肠单核细胞,从而诱导这种免疫细胞向肠腔伸出树突,增强免疫应答。
肠道菌群-免疫系统互作
Monocytes and macrophages
Mucosal immunology
单核细胞
粘膜免疫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北京友谊医院团队:OX40调节免疫细胞,促进NASH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机制中,免疫系统有重要作用。Cell Reports近期发表了北京友谊医院团队的研究,揭示了NASH中T细胞对先天免疫细胞的调控机制,发现T细胞表达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成员OX40是调节肝内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的关键分子,可促进NASH疾病进展,是潜在的NASH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FLD
OX40
T cell
Inflammation
动脉粥样硬化
促炎肠道菌群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肠道菌群参与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此前研究表明,肠道菌衍生物氧化三甲胺(TMAO)是菌群失调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机制。Circulation Research近期发表小鼠研究,通过菌群移植实验证实,促炎性的肠道菌群可使有易感遗传背景的小鼠炎症加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加快,该作用与SCFA的减少相关,但似乎不涉及TMAO的变化。这些发现再次表明肠道菌群在心血管健康中的介导作用,改变肠道菌群组成有望成为防治手段。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肠道菌群
系统性炎症
氧化三甲胺
抗生素
CTG:健康人吃点广谱抗生素,免疫细胞和分子会怎样?
给12名健康人口服广谱性抗生素7天,采集服用抗生素结束后1天及结束后6周的血样及粪便样品,会发现什么?这样的研究很有意义,涨知识的同时别忘了向这12位健康志愿者致敬。
抗生素
肠道菌群
TNF-α
单核细胞
Zhigang 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