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Jie Hong
文章数:17篇
肠道真菌
洪洁+陈豪燕等Cell子刊:肠道真菌或可用于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
真菌是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宿主免疫和维持肠道内稳定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真菌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答的关系迄今仍不明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陈豪燕、洪洁及团队在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最新研究,揭示了肠道真菌在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方面的作用,相较于肠道细菌,真菌的预测效果更为准确。总之,该研究为筛选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答者,从而提高免疫治疗适用性提供了新见解,值得关注。
肠道真菌
免疫治疗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标志物
诊断标记物
洪洁+陈豪燕等Nature子刊:跨队列分析确定IBD的微生物诊断标记物
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紊乱与IBD的进展密切相关,但目前仍缺乏可靠的诊断标记物用于识别IBD患者。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陈豪燕、洪洁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整合了来自多个队列的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鉴定出31个物种、25个KO基因和13种代谢物,用于区分正常对照组和IBD病例。此外,这些生物标志物在各种队列中均表现出强大的可重复性,值得关注。
诊断标记物
炎性肠疾病(IBD)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结直肠癌
房静远+洪洁+陈豪燕Cell子刊:菌群失调相关的尿素积累或促大肠癌
宿主-微生物群代谢相互作用失调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Cell Metabolism发表的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房静远、洪洁、陈豪燕与团队的研究成果,发现宿主的尿素循环在结直肠肿瘤发生过程中被显著激活,伴随以缺乏尿素分解能力为特征的肠道菌群变化。尿素的积累可使巨噬细胞偏向以多胺积累为特征的促肿瘤表型。在小鼠模型中,使用尿素循环抑制剂或基于双歧杆菌的补充剂治疗,可以缓解尿素介导的肿瘤发生。总之,这项研究强调了尿素循环抑制剂或使用益生菌调节微生物组成以预防结肠直肠癌的潜在作用。
结直肠癌
多胺
巨噬细胞
肠道菌群
尿素循环
结直肠癌
房静远+陈萦晅:DNA修复通路的种系突变或与家族性结直肠癌发展有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陈萦晅与团队在JCI insight上发表文章,通过对家族性结直肠癌(CRC)样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将调控DNA修复的基因发生种系突变与CRC的发展联系起来,同时鉴定出CHEK2为DNA损伤反应的调控因子,可能是一个与CRC种系易感性有关的基因。
结直肠癌
DNA修复
种系突变
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
国内团队: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促肠炎/癌的新机制
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ETBF)与炎症性肠病(IBD)、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和结直肠癌(CRC)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ETBF诱导肠道炎症和肿瘤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洪洁、陈豪燕与团队在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研究,发现ETBF刺激的细胞通过外泌体递送miR-149-3p,促进Th17细胞分化。同时,ETBF通过下调miR-149-3p,促进PHF5A介导的KAT2A可变剪切,从而诱导结直肠癌变。这些发现提示我们,在ETBF感染的IBD和CRC病人中,ETBF/miR-149-3p通路或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
肠道炎症
结直肠癌
miR-149-3p
结直肠癌
房静远团队:ZFP90经肠道菌群促进肠炎相关肠癌的发生
慢性炎症和肠道菌群失调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发生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的风险大大增加。然而,CAC的启动机制尚不清楚。上海交通大学房静远团队在Gut Microbes上发表文章,Zfp90是CAC发展的致癌基因,且Zfp90的致癌作用依赖于肠道菌群,尤其是普氏菌(P.copri)为主的菌群。Zfp90通过TLR4-PI3K-AKT-NF-κB信号通路,介导CAC的发生。研究揭示了Zfp90-肠道菌群-NF-kB轴在CAC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或可作为CAC预防和治疗的靶点。
结直肠癌
ZFP90
肠道菌群
结直肠癌
房静远等:风险SNP诱导的lncRNA通过激活糖酵解促进大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在结直肠癌(CRC)发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房静远、陈豪燕、洪洁和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张俊芳及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的最新研究发现,一个风险SNP介导的致癌基因lncRNA-SLCC1可通过激活糖酵解途径促进CRC发展。
结直肠癌
肿瘤遗传学
肿瘤代谢
表观遗传学
研究论文
结直肠癌
陈豪燕+洪洁+房静远:肿瘤微环境的基因表达特征,影响大肠癌预后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陈豪燕、洪洁、房静远与研究团队在npj Precision Onc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分析来自18个数据库的2269份结直肠癌患者的RNA测序数据及来自4个数据库的单细胞RNA测序数据,鉴定出了6种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微环境基因表达特征亚型,可能影响患者的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及对不同治疗(化疗、EGFR抑制剂)的应答。
结直肠癌
化疗耐药
肿瘤微环境
预后标志物
研究论文
结直肠癌
仁济医院:具核梭杆菌调控大肠癌糖酵解的新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房静远、洪洁、陈豪燕与团队,近期在Gut上发表文章,发现具核梭杆菌和糖酵解在机制上、生物学上和临床上都与结直肠癌(CRC)具有相关性,而且具核梭杆菌通过上调长链非编码RNA——烯醇酶1(ENO1)-内含子转录物1(ENO1-IT1),调控ENO1(糖酵解途径中的一个关键组分)等基因的组蛋白修饰,影响CRC细胞的代谢重编程。这些发现提示,在具核梭杆菌丰度高的CRC病人中,靶向ENO1通路或是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
结直肠癌
具核梭杆菌
糖代谢
lncRNA
新冠病毒
仁济医院:中国人肠上皮细胞中的新冠病毒入口基因表达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房静远、洪洁和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文章,纳入中国的健康对照、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患者各2名,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分析结肠组织的转录组,绘制出中国人的肠道基因表达谱。揭示出肠道上皮细胞富集表达新冠受体基因ACE2等,并同步上调病毒感染、炎症和细胞因子等通路基因。
新冠病毒
单细胞RNA测序
结肠组织
新冠感染
细胞因子
结直肠癌
上海交大团队:糖酵解依赖m6A修饰,促进大肠癌进展
N6-甲基腺苷(m6A)修饰对于mRNA的稳定、剪接和翻译都至关重要。m6A调节的基因改变在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mRNA的m6A修饰是否在结直肠癌(CRC)的葡萄糖代谢中起作用尚不清楚。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洪洁、陈豪燕和房静远研究团队最新发表在Molecular Cancer的研究发现,m6A甲基转移酶复合物酶促亚基METTL3可诱导CRC,且依赖于细胞糖酵解。此外,METTL3和糖酵解成分的水平具有临床相关性。该研究提示,靶向METTL3及其相关途径为高糖代谢的CRC患者提供了合理的治疗靶点。
结直肠癌
m6A modification
METTL3
glycolysis
colorectal cancer
结直肠癌
Nature子刊:lncRNA GLCC1促进结直肠癌的机制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lncRNA GLCC1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显著上调,并与较差的预后相关。机制上,GLCC1通过抑制c-Myc的泛素化,促进乳酸脱氢酶等c-Myc靶基因的表达,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糖酵解。
结直肠癌
lncRNA
结直肠癌
c-Myc
糖酵解
胆汁酸
NC:肠道菌群不同,阿卡波糖治糖尿病的效果不同
这是上海交大瑞金医院和华大基因团队所做的肠道菌群与糖尿病药物的潜在个体化应用研究,值得好好看看。
胆汁酸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Rima H Mistry
Uwe J F Tietge
大肠癌
Cell:大肠癌细胞抵抗药物,细菌如何起帮凶作用
① 在化疗后复发的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发现核粒梭菌的丰度占优,并与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② 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功能分析发现核粒梭菌促进针对化疗的大肠癌耐药;③ 相关机制是:核粒梭菌靶向TLR4、MYD88先天免疫信号和特定的微小RNA,激活自噬通路并改变大肠癌的化疗响应;④ 未来可通过检测和靶向核粒梭菌及相关信号通路,对大肠癌的临床管理产生重要价值,并可能改善大肠癌患者的预后。
大肠癌
核粒梭菌
细胞自噬
colorectal cancer
recurrence
大肠癌
Cell:具核梭杆菌帮助大肠癌细胞抵抗药物的机制
这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陈萦晅、洪洁和陈豪燕和美国密西根大学邹伟平等密切合作,并在Cell杂志发出的重量级研究成果,这是2017年迄今为止中国团队参与和组织的最高水平肠道菌群相关研究。超级给力!一个字,强烈推荐阅读!
大肠癌
核粒梭菌
细胞自噬
colorectal cancer
recurrence
肥胖
Nature医学:中国年轻人群的肠道菌群及血清代谢组
由上海瑞金医院和华大合作的研究,最近也是火爆了朋友圈,很重磅的成果,必须值得认真读一读。
肥胖
减肥干预
血清代谢组
葡萄籽原花青素
MNFR:原花青素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缓解小鼠炎症和肥胖
关于原花青素调节肠道菌群以干预代谢性疾病的研究,特别推荐。
葡萄籽原花青素
脂肪组织
肠道菌群
高脂饮食
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