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消化系统疾病
文章数:28篇
大便失禁
直肠内注射肉毒素可治疗急迫性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泛指消化道下端出口处失去正常的控制,如睡眠时不能控制排便,排气时出现漏粪和不能控制稀便,直至完全不能控制排气和排便等。近日,鲁昂大学研究人员在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最新研究,纳入200名急迫性大便失禁成人患者随机分配接受直肠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BoNTA)或安慰剂,干预6个月,发现直肠内注射肉毒素是治疗急迫性大便失禁的有效方法,值得关注。
大便失禁
肉毒素注射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严重不良事件
谷蛋白敏感
Lancet子刊:非乳糜泻性麸质敏感,心理效应不可忽视
许多没有乳糜泻或小麦过敏的人减少了谷蛋白(麸质)的摄入,因为他们认为谷蛋白会导致胃肠道症状。究竟负面预期是否会影响胃肠道和肠道外症状仍然未知。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上近期刊登的文章,研究了预期谷蛋白摄入与实际谷蛋白摄入对自我报告的非乳糜泻谷蛋白敏感(NCGS)患者胃肠道和肠道外症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期摄入谷蛋白和实际摄入谷蛋白的组合导致总体胃肠道症状、腹部不适和腹胀最显著,反复接触谷蛋白进一步强化了干预组之间的差异,说明反安慰剂效应在NCGS患者的症状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谷蛋白敏感
消化系统疾病
医学研究
非乳糜泻谷蛋白敏感性患者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生信工具
Taxa4Meta可识别临床菌群失调特征
靶向宏基因组测序用于调查疾病特异性微生物标志物,是临床诊断和预后的重要方法,但分析结果准确性受序列偏倚等因素影响。近日,美国贝勒医学院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发表最新研究,设计并验证了Taxa4Meta系统,用于对不同测序策略获得的16S扩增子数据进行准确分类分析,发现Taxa4Meta可识别临床菌群失调特征并对腹泻进行分类,准确度较好,值得关注。
生信工具
菌群失调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胆石症
吉大第一医院:降脂药与胆石症间有何关联?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的肝胆疾病,先前的研究已经探讨了血脂和脂质修饰靶点在胆石症发展中的作用。然而,调查结果不一致,需要进一步调查。近日,吉大一院吕国悦及团队在Gut发表最新研究,发现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胆石症的独立风险因素,且影响方向相反,胆固醇越高,患胆石症的风险越低,而甘油三酯越高,患胆石症的风险越高。此外,研究证明使用HMGCR降脂靶点所代表的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胆石症风险,值得关注。
胆石症
脂代谢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HDL胆固醇(HDL-C)
衰老
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和抑郁
目前针对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没有考虑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比没有消化系统疾病者更有可能表现出孤独感和中度至重度抑郁症,而这些情况与健康状况不佳或尚可有关。胃肠科医生应该注意筛查患者的抑郁和孤独症状,并建立心理健康治疗的护理途径。
衰老
消化系统疾病
老年抑郁
孤独
消化系统疾病
解析消化系统疾病的全球负担
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分析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数据,该研究涵盖了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8种消化系统疾病。结果发现,尽管从1990年到2019年,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和DALY显著减少,但它们仍然很普遍。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消化系统疾病负担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消化系统疾病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肠道菌群调节
开发调节肠道菌群治疗疾病的策略(综述)
肠道菌群在健康和疾病调节中的核心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证明和认可。肠道菌群在调节人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和不同菌间的互作关系进行疾病的治疗是潜在治疗方法发展的焦点之一。除了多微生物相互作用外,肠道生态系统宿主和菌群间也有这复杂的、双向相互作用。近期一篇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的综述回顾了近年来微生物组在疾病和健康中的作用的研究,并以克罗恩病为例,讨论了通过利用微生物组数据开发益生菌来调节微生物组的策略。
肠道菌群调节
肠道疾病治疗
菌群失调
益生菌/元
菌群调节策略
类器官
马延磊团队:人消化道类器官的应用与未来的挑战(综述)
类器官是很有前景的研究模型,可以为患者提供精准的个体化治疗、建立快速的药物筛选或基因/细胞治疗的体外模型,从而将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联系起来。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发表的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延磊团队的综述,回顾了以往的研究,总结了现已建立的各种消化类器官模型,以及这些类器官如何应用于研究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干细胞的功能和再生、宿主-病原体的互作和个性化治疗的应用,并讨论了目前的类器官的限制和未来的改进方向,值得阅读!
类器官
人类器官
消化系统疾病
个性化治疗
研究模型
饮食疗法
纯素食≠健康饮食(综述)
200万年来,人类在基因上适应了从植物和动物来源获取营养。现代纯素食饮食被认为可以改善心血管等疾病,但同时也会引起特定的健康问题。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近期发表的这篇综述,介绍了纯素食饮食的利与弊,描述了一种以植物为主体的杂食性全食物饮食模式。未来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评估此种饮食模式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饮食疗法
纯素食
综述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克罗恩病(CD)
中山一院:基于小肠CTE的克罗恩病肠纤维化诊断模型
纤维狭窄是克罗恩病(CD)的严重并发症,准确描述并鉴别纤维化狭窄和炎症性狭窄是治疗CD患者的关键。血清标志物、内镜、超声、核磁等有助于诊断评估,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评估CD中肠道纤维化的最可靠的方法还没有达成共识。Gastroenterology发表来自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相关研究,建立基于小肠CTE的CD肠纤维化诊断模型,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于临床决策的制定和病人管理意义重大,值得关注。
克罗恩病(CD)
CTE
肠纤维化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介孔纳米炭颗粒
广东药科大学:纳米医学助力家蝇天蚕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抗菌肽类药物家蝇天蚕素(MDC)具有潜在的抗菌、抗炎、免疫学功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结肠粘膜屏障损伤有很强的保护作用,但存在口服生物利用度差和稳定性差的缺点,如何使药物在肠道溃疡部位积累保留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待解决的难题,Theranostics近期发表广东药科大学卢雪梅团队的相关研究,利用介孔碳纳米颗粒(MCNs)的药物输送特性提高药物疗效,研究新型药物在体外和体内的安全性、治疗效果及机制,推荐阅读。
介孔纳米炭颗粒
家蝇天蚕素
溃疡性结肠炎(UC)
纳米给药系统
Musca domestica cecropin
芦荟多糖
国内团队:芦荟多糖可改善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健康
芦荟多糖(APs)是一种芦荟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是有益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发酵可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对人体有益。但是目前人们对APs的消化和体外发酵特性尚不明确。近期江南大学的钱和团队与浙江工商大学的朱炫团队联合在Carbohydrate Polymers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的研究工作,通过应用粪便体外发酵APs发现,APs可以显著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增加有益菌,减少有害菌,提示APs可以作为功能性食品促进肠道健康。
芦荟多糖
功能食品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其它(不以人、动物或细胞为对象的研究)
早发型结直肠癌
及时跟进!早发型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综述)
早发型结直肠癌(CRC)死亡率在40-49岁的年轻人中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促使大量的研究集中于阐明早发型CRC的流行病学、疾病特点和及早发现并预防的策略。 之前研究发现,约10-20%的早发CRC的特征是因患有林奇综合征而具有高水平微卫星不稳定性(MSI-高)。早发型CRC的分子特征与晚发性CRC不同, 早发型CRC更有可能表现为整体低甲基化和体细胞CTNNB1突变,而APC和BRAF突变较少。在70%-95%的早发型CRC诊断之前存在预警症状,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直肠出血,从症状表现到确诊平均时间仅为6个月,传统上建议50岁开始对处于平均风险的个人进行筛查。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综述,对早发型CRC的流行病学、分子特征、预警症状和临床表现以及早期筛查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更新,并提出在此基础上仍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值得相关项目研究人员重点关注。
早发型结直肠癌
综述
消化系统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
JAMA:一文读懂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管理(综述)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不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而且消耗大量医疗保健资源,造成社会负担。JAMA发表综述文章,归纳总结了113篇相关文献,重点概述了成人GERD的临床管理,包括流行病学、病理机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评估手段、治疗方法、疾病预后、并发症和药物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评估。除此之外,还总结了消融内镜、经口无切口折叠术、磁性括约肌增强器这些新的治疗方法的最新治疗证据,并谨慎提出在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明确前暂不推荐使用新兴疗法,值得临床医生及相关研究人员仔细阅读。
胃食管反流病
综述
消化系统疾病
代谢性疾病
姜长涛团队:靶向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代谢疾病治疗的新趋势(综述)
代谢性疾病(如肥胖,PCOS,NAFLD,高血糖症)和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宿主的基因、饮食、免疫时时刻刻塑造着菌群,菌群也通过其代谢产物与宿主进行互作,进而影响宿主的健康。北京大学的姜长涛团队在Protein & Cell上发表的综述,总结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代谢性疾病中发挥作用的菌群代谢产物,为未来靶向菌群及代谢产物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代谢性疾病
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
综述
基础研究
肥胖
DSS结肠炎模型
国内团队:小檗碱改善大鼠结肠炎的菌群机制
炎症性肠病(IBD)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然而对于疾病致病机制的理解和临床对于疾病的干预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近期一篇由国内上海交通大学吕海涛与西安交通大学王嗣岑课题组联合发表在Pharmacological Research上的工作发现,植物活性成分小蘖碱(BBR)在治疗大鼠DSS诱导结肠炎中有显著的作用。BBR可以显著改善结肠炎大鼠的病理表型,改善肠屏障功能。机制研究发现BBR对于结肠炎的改善依赖于肠道菌群,BBR通过调节肠道菌色氨酸代谢,激活宿主色氨酸受体(AhR)通路,从而改善结肠炎的症状。这一发现为BBR保护肠屏障功能提供了新的机制,并为临床IBD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DSS结肠炎模型
小蘖碱
肠屏障功能
肠道菌群组成及代谢【有显著改善】
色氨酸代谢
GPCR
靶向GPCR治疗消化系统慢性疼痛(综述)
慢性疼痛是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炎症性疾病和癌症的一个常见表现,引发和持续慢性疼痛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有的治疗方法也不足。Gut上发表的一篇最新综述文章,介绍近年来G蛋白偶联受体(GPCR)在介导疼痛和镇痛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多种靶向GPCR的药物设计策略,为研究慢性疼痛的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GPCR
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疼痛
综述
三型分泌系统
Nature子刊:肠道病原菌利用宿主亚硝酸盐逃离宿主免疫防御!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可导致海鲜引起的胃肠炎,然而对于该病原菌在人体肠道内的定植和入侵机制仍然缺乏机制研究。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副溶血性弧菌组氨酸激酶的激活机制,这些病原体可通过感知宿主的亚硝酸盐从而启动组氨酸激酶的S-亚硝基化修饰将其激活,这种激活可有效抑制宿主炎症反应并促进副溶血性弧菌毒力,使得病原菌逃过宿主防御。
三型分泌系统
病原体感染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动物实验
IBD治疗药物
纳米医学助力水飞蓟素治疗IBD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易复发的炎症性疾病,其炎症反应与活性氧(ROS)的过量产生密切相关,水飞蓟素同时具有抗氧化抗炎特性,但因快速代谢和分泌及低渗透性低水溶性的特点降低了其在肠道内的生物利用度而减低治疗效果。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近期发表通过二氧化硅的氧化还原纳米颗粒包封水飞蓟素(SM@siRNP)以提高口服药物在肠道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M@siRNP是提高IBD抗炎效率和治疗潜力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值得关注。
IBD治疗药物
水飞蓟素
SM@siRNP
氧化还原纳米颗粒
研究论文
乳糜泻
Science子刊:激活AhR通路可以改善乳糜泻肠炎
乳糜泻是一种由于谷蛋白过敏导致的慢性肠道炎症,DQ1和DQ8基因是该疾病重要的易感基因。然而全世界40%的人群携带有至少1个易感基因,但是最终发病的患者不到1%。已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构成对于乳糜泻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近期一篇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篇文章,通过在非肥胖糖尿病小鼠(NOD)中过表达DQ8建立了乳糜泻小鼠模型,应用该模型发现高色氨酸膳食可以激活芳香烃受体通路,从而显著抑制乳糜泻的发生,改善谷蛋白过敏造成的肠道炎症表型,提出肠道菌群通过调节芳香烃受体通路抑制乳糜泻疾病发生的机制,为乳糜泻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乳糜泻
色氨酸代谢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动物实验
睡眠
Lancet子刊:对于消化系统疾病,不要忽视睡眠的作用(综述)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发表的这篇新综述文章,介绍了生物钟和睡眠对于胃肠功能的影响,重点讨论了睡眠问题与几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胃食道反流、IBD、IBS和NAFLD)的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强调了改善睡眠对于疾病治疗的积极作用。
睡眠
消化系统疾病
胃食道反流
肠易激综合征
炎症性肠病
胆汁酸
胆汁酸-TGR5激活肠道干细胞和肠上皮再生
胆汁酸(BA)-TGA5在肠道稳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TGA5的缺失与肝硬化、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炎症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BA-TGA5调控机制在肠道内分泌细胞和免疫调节细胞的功能已经有深入的研究,然而其是否参与肠道干细胞的更新和分化尚不清楚。近期一篇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的研究论文以类器官和小鼠模型,揭示BA-TGA5可以通过激活SRC/YAP调控肠道干细胞的更新和命运决定,对于肠道损伤修复发挥重要的作用。
胆汁酸
TGA5
肠道干细胞再生
干细胞分化
肠道损伤修复
鼠李糖乳杆菌
Nature子刊:联合益生菌治疗或对儿童急性胃肠炎无效
胃肠炎每年导致近5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虽然国际临床指南推荐对急性胃肠炎和腹泻的儿童使用益生菌制剂,但最近的临床试验质疑其有效性。而《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的文章提供了病理生理学和微生物学证据,证明含鼠李糖乳杆菌、瑞士乳杆菌的益生菌制剂对急性胃肠炎儿童没有治疗效果。
鼠李糖乳杆菌
瑞士乳杆菌
急性胃肠炎
消化系统疾病
儿童
功能性腹胀
慢性腹胀的诊断评估和管理策略(综述)
慢性腹胀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严重的腹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临床上腹胀和腹部膨隆通常同时出现,不仅是大多数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常见主诉,也可能由于饮食、器质性胃肠病及全身性疾病引发,因此医生在评估主诉为腹胀症状的患者时需问诊详细,全面分析,鉴别诊断。本文回顾了慢性腹胀和腹部膨隆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机制、病因、讨论了适当的诊断策略,并评估了可用的治疗方案,推荐临床医生阅读参考。
功能性腹胀
腹胀
IBS
pain
FGID
知识库
人类微生物组与疾病关联知识库构建的挑战(综述)
随着人类逐步揭示微生物组与健康、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相关的知识碎片越来越多。为了整合、固化这些成果,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微生物组-疾病的关联知识库。Microbiome上发表的这篇综述,介绍了知识库的结构、构建方法,认为现有的知识库和开发工具仍有很大改进空间。提出用计算机算法自动化从海量文献中提取信息是知识库构建的必然选项,其关键在于准确的识别已发表文献中微生物、疾病和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
知识库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Knowledge base
Microbes
Disease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
Nature评论:未来十年人类微生物组研究的重点
评论员 Lita Proctor 认为:要实现基于微生物组的精准医疗,需要事先解决宿主-微生物互作中的生态学和进化课题——这应当成为未来十年研究的重点。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
观点评论
糖尿病
免疫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生物膜
益生菌抑制克罗恩病病原菌生物膜的形成
《mBio》近期发表研究,发现四种益生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 ATCC MYA-796,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ATCC 43121, Bifidobacterium breve ATCC 15701, and L. rhamnosus ATCC 39595)的组合可以抑制克罗恩病病原热带念珠菌与另外两种细菌的多物种生物膜,或在克罗恩病的治疗上有应用前景。
生物膜
Candida albicans
Candida tropicalis
Biofilms
probiotics
食品与菌群
叶表面的微生物组和抗性组提示:不宜生吃芝麻菜
本研究发现芝麻菜表面不仅含有很多可能致病的肠杆菌,肠杆菌中还富集了一些非常不受欢迎的抗性基因。貌似以后是不能生吃了。不过小编觉得虽然不能直接生吃,但是炝拌一下放点酱油陈醋也未尝不可吧!
食品与菌群
宏基因组分类
宏基因组序列分类
微生物网络
芝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