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肿瘤治疗
文章数:35篇
肿瘤治疗
Science:菌群依赖性T细胞反应,促进免疫治疗引发的结肠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抗CTLA-4抗体)可以激活抗肿瘤免疫,但也可能诱发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包括结肠炎。然而,非遗传操纵或辅助干预(如DSS)的实验室小鼠在接受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后,对肠道炎症具有高度抵抗力,因此对肠道irAE的机制理解一直受到阻碍。Science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CTLA-4阻断引发的小鼠结肠炎依赖于肠道菌群组成,揭示了该小鼠模型中T细胞驱动的肠道炎症机制,并基于这一发现提供了开发具有较低肠道炎症毒性的新型CTLA-4抑制剂的新策略。
肿瘤治疗
免疫检查点阻断
抗CTLA-4
癌症免疫治疗
肠道菌群
具核梭杆菌
秦环龙+张扬+陈潜:细菌清除+声动力疗法用于治疗大肠癌
具核梭杆菌是导致结直肠癌的主要病原体,通过声动力疗法能够产生活性氧引发的癌细胞凋亡。然而,具核梭杆菌的存在会导致多种抗凋亡靶基因被激活,使癌细胞抵抗活性氧。近日,同济大学医学院的秦环龙,张杨、陈潜及团队在ACS Nano发表最新研究,提出了一种瘤内具核梭杆菌调节策略,通过设计抗菌纳米平台(Au@BSA-CuPpIX)进而提高了CRC的治疗效果,抑制了CRC肿瘤转移。总之,该研究为确保肿瘤的有效治疗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提供了新参考,值得关注。
具核梭杆菌
瘤内菌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肿瘤治疗
肿瘤治疗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肠道菌群与预后及不良反应相关
Blood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在189名接受RCHOP方案治疗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肠道菌群(尤其是肠杆菌科的丰度)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相关。
肿瘤治疗
研究论文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前瞻性队列研究
肿瘤微生物组
Cell子刊:肿瘤微生物组及其对肿瘤治疗的影响
肿瘤中存在细菌、真菌和病毒构成的微生物组,影响肿瘤的进展、转移及预后。Cancer Cell近日发表了对9位肿瘤专家的访谈,回顾了肿瘤微生物领域的发展历程,并讨论在未来通过调节微生物组以改善肿瘤治疗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肿瘤微生物组
访谈
免疫疗法
肿瘤治疗
肿瘤治疗
肠道菌群调控化疗及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综述)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肠道菌群调控化疗及肿瘤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的机制,并讨论了如何通过靶向菌群提高化疗及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
肿瘤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
化疗
综述
细菌疗法
国内团队:细菌协同放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研究(综述)
细菌对于人类的健康非常重要。病原菌可以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而人体的各种菌群对人类健康又是必须要的组分。放疗是癌症治疗中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传统的放疗因为其同样具有损伤正常细胞的能力,且肿瘤细胞会产生放疗耐受特征,限制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而有研究显示,细菌可以作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增强放疗的效果,降低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使得细菌联合放疗有着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近期苏州大学杨凯团队和安徽医科大学裴佩团队联合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上发表了一篇综述,从基于细菌的放疗增敏作用,细菌疗法与放疗的协同性,放疗激活细菌肿瘤治疗和细菌的辐射保护作用四方面对近年来细菌-放疗联合手段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概述。
细菌疗法
放疗
肿瘤治疗
协同作用
综述
肿瘤治疗
国内团队:放射性灭活细菌载体,调节抗肿瘤免疫,增强肿瘤放射免疫治疗
基于生物材料的多效性免疫激活可有效提高免疫治疗的反应率,增强对肿瘤的治疗效果。细菌作为一种天然载体,在肿瘤靶向输送和机体免疫激活方面表现出巨大的优势。ACS Nano近期发表的来自苏州大学杨凯+南通大学易玄团队的研究,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灭活细菌,结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αPD-L1),巧妙地将放疗和免疫治疗结合起来,为细菌载体的多效免疫激活功能介导的放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个启发性的思路。
肿瘤治疗
细菌载体
多效性免疫激活
放射免疫治疗
肿瘤治疗
Nature:1+1>2!筛选药物组合,克制大肠癌等癌症
肿瘤治疗药物的联用可克服耐药,但无法在临床试验中尝试所有可能的药物组合。Natur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选取65种肿瘤治疗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进行两两配对,在乳腺癌、结直肠癌及胰腺癌细胞系中进行筛选,鉴定出了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组合。其中,在微卫星稳定或KRAS-TP53双突变结肠癌中,发现伊立替康与CHEK1抑制剂具有协同作用,并在小鼠肿瘤模型中进行了验证。
肿瘤治疗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细胞系实验
结直肠癌
武汉大学:改造酿酒酵母,实现大肠癌“醉酒疗法”
经皮穿刺酒精注射(PEI)是一种新型的、低成本且操作简便的肿瘤治疗方法,用于治疗不适合进行手术切除的肿瘤。然而,PEI的疗效往往受到肿瘤大小和纤维包膜梗阻的限制,且有导致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寻找一种非手术且安全高效的替代策略对改善PEI疗法意义重大。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特殊的微生物具有对肿瘤独特的趋向性和治疗能力,许多基于微生物的治疗在抗肿瘤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菌,鲜少真菌用于肿瘤治疗。武汉大学张先正教授团队发表在Small Methods上的一项研究利用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真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构建了真菌基乙醛发生器用于肿瘤治疗。该策略类似于酒精性肝病中由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乙醛浓度升高,造成肝脏细胞损伤和免疫激活,因而被称为肿瘤“醉酒疗法”,有望为PEI治疗提供一种非手术的替代策略。
结直肠癌
活菌疗法
微生物-宿主互作
真菌
肿瘤治疗
肿瘤治疗
国内团队:弓形虫与抗PD-L1协同促进肿瘤消退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的朱兴全团队与宁波大学医学院的陈佳团队,近期与合作者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上发表文章,发现瘤内注射刚地弓形虫GRA17敲除株和anti-PD-L1协同作用显著延长黑色素瘤、LLC肺癌、结肠腺癌模型小鼠的生存,抑制肿瘤生长。这种抑制肿瘤生长的现象不仅发生在局部,也发生在远端肿瘤,这与刚地弓形虫激活宿主的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有关,最终IFN-γ+ CD8+ T细胞介导了肿瘤的完全消退。
肿瘤治疗
刚地弓形虫
anti-PD-L1
肿瘤治疗
Science子刊:靶向抑制5-羟色胺或可增强PD-1单抗的疗效
血小板产生的外周5羟色胺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尚未明确。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敲除色氨酸羟化酶1(TPH1,5羟色胺合成的限速酶)以抑制小鼠的外周5羟色胺产生,可抑制胰腺癌及结直肠癌的皮下及原位接种模型的肿瘤生长。机制上,5羟色胺可通过serotonylation修饰(谷氨酰胺与5羟色胺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增加PD-L1的表达。抑制血小板的5羟色胺摄取及储存(氟西汀)或抑制TPH1活性(telotristat)可在胰腺癌及结直肠癌的皮下接种小鼠模型中,增强PD-1单抗的治疗效果。
肿瘤治疗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5羟色胺
细菌外膜囊泡
国内团队:表达肿瘤抗原的细菌外膜囊泡或可用于肿瘤治疗
Nature Communications最近发表了来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聂广军和赵潇团队领衔的研究成果,通过在细菌外膜囊泡(OMVs)表面表达与ClyA(OMVs表面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结合的蛋白,开发了一种灵活的显示肿瘤抗原的系统。由于OMVs在淋巴结内的可有效积累,并且抗原与OMVs能稳定融合,抗原可以有效地运送到淋巴结并呈递给DC。利用这种表达肿瘤抗原的OMVs,能够激活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小鼠肺部黑色素瘤的转移。本研究结果提示,这种能够同时显示多种肿瘤抗原的OMVs系统,对于靶向复杂和异质性肿瘤抗原的个性化肿瘤疫苗的开发具有潜在价值。
细菌外膜囊泡
肿瘤治疗
纳米医学
黑色素瘤
结直肠癌
国内团队:解酒药可治疗结直肠癌?
解酒药双硫仑在体内被代谢成CuET,后者被报道具有抗癌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孟祥军团队及复旦大学的王建华团队在Oncogenesi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CuET可通过上调特定miRNA的表达,抑制ALDH1A3/PKM2轴介导的糖酵解通路,以减少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从而在体外及体内抑制结直肠癌肿瘤的生长。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细胞系实验
lncRNA
南医大一附院:特定lncRNA促进大肠癌生长及转移的机制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孙跃明、Yifei Feng、Junwei Tang与研究团队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一种特定lncRNA——TCONS_00012883通过DDX3/YY1/MMP1/PI3K‐AKT轴,在体外及体内促进结直肠癌生长及转移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提示,lncRNA或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lncRNA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细胞系实验
肝细胞癌
NEJM:治疗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阿特珠单抗+贝伐珠单抗优于索拉非尼
阿特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在针对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的1b期临床中展现出了很好的疗效与安全性。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报道了最新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在治疗12个月后,相比于索拉非尼治疗,阿特珠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
肝细胞癌
阿特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
肝细胞癌
3期临床试验
胰腺癌
Cell:诱导癌细胞衰老,或是攻克胰腺癌的银色子弹
KRAS突变型胰腺导管腺癌(PDAC)以血管减少及免疫抑制为特征,并对化疗及免疫治疗产生耐药性。来自Cel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PDAC小鼠模型中,联用MEK抑制剂(曲美替尼)与CDK4/6抑制剂(帕博西尼)可诱导PDAC细胞的衰老,使后者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曲美替尼+帕博西尼诱导的上述表型可促进PDAC小鼠对化疗的应答,并通过促进CD8+ T细胞在肿瘤中的浸润以增强PDAC小鼠对PD-1单抗治疗的应答。
胰腺癌
pancreatic cancer
senescence
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转移性结直肠癌
Lancet子刊:FOLFOXIRI+贝伐珠单抗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治疗
相比于FOLFIRI治疗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贝伐珠单抗,FOLFOXIRI三药联合治疗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贝伐珠单抗可改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结局。但在使用FOLFIRI方案之前即使用FOLFOXIRI方案进行治疗是否对患者有益尚未明确。The Lancet Oncology上发表的一项3期临床试验结果,679名未接受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在非盲条件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接受FOLFOXIRI+贝伐珠单抗,对照组接受mFOLFOX6(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贝伐珠单抗治疗。在接受8个疗程的治疗后,2组均使用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贝伐珠单抗进行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在疾病进展后,2组分别接受FOLFOXIRI+贝伐珠单抗或FOLFIRI+贝伐珠单抗治疗。试验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9.2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4个月,提示该方案或是更佳的转移性结直肠治疗策略。
转移性结直肠癌
3期临床试验
FOLFOXIRI方案
mFOLFOX6方案
FOLFIRI方案
肿瘤治疗
港大团队等:利用肠道菌群的组成与功能预测患者肿瘤治疗的应答
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能影响肿瘤治疗的疗效。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由香港大学徐爱民和Gianni Panagiotou团队参与主导的最新研究,在26名患有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中发现,对治疗产生应答的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组成及功能均显著不同于不应答的患者。同时,在应答患者中显著富集的2个菌种可显著提升靶向治疗药物——厄洛替尼在肺癌小鼠模型中的疗效。另外,结合治疗前的肠道菌群组成与功能,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患者对于肿瘤治疗的应答情况。
肿瘤治疗
生物标志物
机器学习
治疗应答
M M Gil
益生元
Cell子刊:益生元诱导小鼠抗肿瘤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生长
Cell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不同益生元(菊粉与黏蛋白)可诱导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以抑制BRAF突变黑色素瘤的生长,且益生元的效应依赖于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不同的益生元可引起肠道菌群的不同变化,因而对不同肿瘤有着不同的抑制效果。在结直肠癌及NRAS突变黑色素瘤中,菊粉可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而黏蛋白则无抑制效果。另外,菊粉与MEK抑制剂联用,可增强MEK抑制剂的疗效,并延缓耐药性的发生。该研究提示,调节肠道菌群在肿瘤治疗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益生元
Melanoma
anti-tumor immunity
Gut microbiota
Prebiotics
胰腺癌
复旦雷群英团队:减少饮食中的支链氨基酸,或可抑制胰腺癌
先前的研究表明,支链氨基酸(BCAA)代谢可能与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发展相关。来自复旦大学的雷群英团队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PDAC患者及PDAC小鼠模型中,病变组织中的BCAA转氨酶2(BCAT2)表达均显著升高。机制上,BCAT2通过增强BCAA的吸收,维持BCAA分解代谢及线粒体呼吸,以促进胰腺癌的发展,而BCAT2抑制剂及低BCAA饮食均可抑制小鼠模型中的胰腺癌进展。同时,KRAS可通过抑制E3连接酶介导的降解以维持BCAT2的稳定。该研究结果提示,靶向BCAT2或摄入低BCAA饮食,或可作为携带KRAS突变的胰腺癌的防治策略。
胰腺癌
胰腺导管腺癌
支链氨基酸
胰腺癌
支链氨基酸转氨酶2(BCAT2)
lncRNA
靶向特定lncRNA或可治疗结直肠癌
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4个不同的结直肠癌患者队列中发现,一种新型灵长类动物特异性的长非编码RNA——FLANC的表达在肿瘤组织中上调,且FLANC的高表达与患者较低的总生存期相关。在小鼠模型中,靶向FLANC的siRNA可显著减少结直肠癌的转移。机制上,FLANC通过STAT3/VEGFA信号通路诱导血管新生。结果提示,FLANC或可作为结直肠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lncRNA
angiogenesis
colorectal cancer
Gene therapy
molecular genetics
转移性结直肠癌
Lancet子刊:TAS-102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化疗耐药的转移性结直肠癌
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曲氟尿苷替匹嘧啶(TAS-102)对比安慰剂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The Lancet Oncology上发表的一项2期临床试验结果,在93名化疗耐药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相比于接受TAS-102单药治疗,TAS-102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转移性结直肠癌
贝伐珠单抗
转移性结直肠癌
肿瘤治疗
2期临床试验
胃癌
于君团队:前列腺素E2诱导胃癌中的DNA高甲基化
前列腺素E2在胃癌中的表达上调,但其参与胃癌发生的机制尚未明确。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于君团队在Theranostic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前列腺素E2可促进胃癌细胞中的DNA甲基转移酶——DNMT3B的表达与活化,从而促进特定抑癌基因的甲基化以抑制其转录。
胃癌
gastric cancer
COX-2 transgenic mice
Prostaglandin E2
DNA methylation
肿瘤
Natur子刊:高剂量维生素C如何靶向癌症缺陷(综述)
过去一个世纪里,维生素C(Vc)可治疗癌症的观点引起了很多争议。关于Vc药代动力学特性的新发现和最近备受关注的临床前研究重新唤起人们对使用高剂量Vc治疗癌症的兴趣。对Vc进行药理研究发现其影响癌细胞生存和生长的许多机制。本综述主要讨论了高浓度Vc靶向多种癌细胞弱点、影响癌细胞生存和生长的三种机制:改变癌细胞氧化还原状态、表观遗传重编程和调节氧传感。尽管这些机制需要更多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但Vc抗肿瘤性能的新发现对确定可能获益的患者人群、制定有效的联合疗法策略、改进未来各类癌症的Vc临床试验的总体设计都将具有很大益处。
肿瘤
Cancer metabolism
Cancer microenvironment
Cancer therapy
CLINICAL TRIALS
菌群移植
张发明等:菌群移植——抗癌治疗的新武器(综述)
多项研究发现抗癌治疗的疗效和相关毒副作用与肠道菌群存在密切联系,因此菌群移植有望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新手段。《Cancer Letters》近期发表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团队的综述,阐述了菌群和菌群移植在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特别提到了作者团队在菌群移植体系、新型移植途径结肠TET、选择性菌群移植领域的创新。文章全面综述了菌群移植应用于肿瘤治疗的方法学、有效性及挑战,值得品读!
菌群移植
肿瘤治疗
Cancer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儿童肿瘤
Science:基因组学助力儿童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综述)
本文也是Science专刊中的综述之一。其总结了目前针对儿童肿瘤的基因组研究。认为其中可能存在5大挑战:1)大多数潜在的治疗靶点尚未得到功能验证;2)基因检测的数量远多于靶向药物的数量;3)迫切需要更好的筛查方法以便早发现、早治疗;4)对于基因组在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方面的研究十分有限;5)对于生殖系细胞的基因组研究仍有限。
儿童肿瘤
综述
精准医学
基因组学
生殖系细胞
转移性结直肠癌
Lancet子刊: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高表达的转移性结直肠癌
《The Lancet Onc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2a期临床试验结果,在57名HER2高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可实现32%的客观应答率,且安全性较好。
转移性结直肠癌
临床试验
转移性结直肠癌
HER2
肿瘤治疗
肿瘤治疗
Nature子刊:菌群与肿瘤治疗(综述)
《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菌群在肿瘤发生发展、肿瘤治疗中的调控作用,以及肿瘤治疗对菌群的影响,并重点关注了肿瘤内菌群的作用,讨论了菌群针对性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前景。
肿瘤治疗
肿瘤
肿瘤治疗
菌群干预
维生素D
千万别把维生素D当药吃!
之前的研究缺乏大规模的随机试验的数据(≥10000参与者),中度或高剂量的维生素D的摄取以及癌症或心血管疾病的实验设计。试验使用二次或事后分析检验这些结果往往都是无效的;使用低剂量的维生素D,统计能力不足,持续时间短,缺乏严格的终点判定,或是这些因素的组合都可能导致错误结论的得出。
维生素D
心血管疾病
肿瘤治疗
Xiangyu Deng
Shaoting Li
肿瘤治疗
N−3脂肪酸并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率
鉴于目前据说鱼油能够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为了探究n−3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获得大量更准确的数据来评估这些营养品是很有必要的。
肿瘤治疗
n-3脂肪酸
生物大数据
Mirko Trajkovski
Claire Cheval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