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Joseph F Petrosino
文章数:42篇
高脂饮食
高脂饮食或通过改变肠道菌群造成代际影响
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高脂饮食的母鼠后代可能具有更高的社会功能障碍风险,而这种影响是通过肠道菌群改变引起的,并且存在代际效应。同时,作者发现通过肠道干预可以逆转上述的负面影响。
高脂饮食
研究论文
动物实验
代际影响
肠道菌群
肠道真菌
Nature子刊:婴幼儿期的肠道真菌变化
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互作对机体的免疫反应至关重要。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的文章,对婴幼儿的粪便真菌和细菌群进行分析,发现适当的真菌暴露可能对儿童建立对真菌的适当反应和限制感染至关重要。
肠道真菌
生命早期
间歇性禁食
间歇性禁食降血压,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信号或是关键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高血压发生的一个潜在因素,其靶向干预或能防治高血压。Circulation Research近期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大鼠模型中,间歇性禁食的降压作用与对肠道菌群和代谢组的调控作用有关,并发现胆汁酸信号的扰动是肠道菌群失调导致高血压的新机制。
间歇性禁食
高血压
肠道菌群
胆汁酸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特定母乳寡糖或与肠道菌群互作,影响早产儿NEC
母乳寡糖(HMO)可能通过与婴儿肠道菌群的互作,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中发挥保护性作用。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发现NEC患儿摄入的母乳中,一种特定的HMO——disialyllacto N-tetraose(DSLNT)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另外,NEC患儿发病前的肠道菌群组成也不同于对照,而较迟缓的菌群发育与较低的HMO DSLNT浓度相关。结合DSLNT浓度及菌群,可在NEC发病前较准确地区分患儿与对照。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研究论文
母乳寡糖
早产儿
纵向队列研究
IBS
果聚糖敏感的IBS患儿的肠道菌群变化
饮食中的果聚糖可能恶化IBS患儿的胃肠道症状。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上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对比了17名果聚糖敏感IBS患儿及21名果聚糖耐受IBS患儿在摄入果聚糖前后的肠道菌群组成差异,并分析了在摄入果聚糖期间的肠道菌群变化。
IBS
果聚糖
研究论文
队列研究
胃肠道感染
多糖降解细菌促进轮状病毒感染
《Gut Microb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轮状病毒感染后可增加小肠中的黏蛋白分泌,并改变回肠中的菌群多样性与组成,其中增加的拟杆菌属与Akkermansia菌属可降解黏蛋白多糖,以降低黏蛋白与轮状病毒的结合能力,从而促进轮状病毒的感染。
胃肠道感染
Rotavirus
Microbiome
Mucus
Muc2
短链脂肪酸
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促进小鼠的中风后恢复
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中风后结局可能受到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Circulation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中风小鼠模型中,选择性地移植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可显著改善小鼠中风后的神经功能及炎症,提示调节肠道菌群或对中风患者的恢复有益。
短链脂肪酸
中风
短链脂肪酸
肠-脑轴
肠道病毒组
Nature子刊:肠道病毒感染与儿童胰岛自身免疫和1型糖尿病
破坏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可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和1型糖尿病(T1D)。有研究显示,这种胰岛自身免疫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比如某些能感染β细胞的肠道病毒。Nature Medicine近期发表了一项来自TEDDY队列的报告,对有T1D风险的儿童进行前瞻性分析,鉴定出与胰岛自身免疫和/或T1D风险相关的肠道病毒和参与抗病毒应答的遗传突变,为进一步设计实验来检验特定肠道病毒在胰岛自身免疫和T1D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开发潜在的抗病毒预防方法,打下基础。
肠道病毒组
胰岛自身免疫
1型糖尿病
前瞻性队列研究
肠病毒B
乳糜泻
谷蛋白摄入+肠道病毒感染或共同触发乳糜泻
高谷蛋白饮食及胃肠道病毒感染被认为是触发乳糜泻的环境因素。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肠道病毒感染与乳糜泻相关自身免疫的风险增加相关,而谷蛋白摄入促进了肠道病毒感染对乳糜泻相关自身免疫风险的增加效应。
乳糜泻
乳糜泻
谷蛋白
肠道病毒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复发性喘鸣
鼻菌群与婴儿复发性喘鸣风险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800多名因严重毛细支气管炎而住院的婴儿进行3年随访,在不同时间段收集婴儿的鼻菌群进行分析,发现鼻菌群中莫拉克斯氏菌属与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的增加,与婴儿复发性喘鸣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复发性喘鸣
bronchiolitis
recurrent wheezing
moraxella
Streptococcus
炎症性肠病
Nature:炎症性肠病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多组学分析
《Nature》最新发表来自Curtis Huttenhower和Ramnik J. Xavier团队合作主导的研究,对132名受试者一年内多个时间点的粪便、活检和血液样本,进行纵向多组学分析,全面揭示了炎症性肠病(IBD)相关的肠道菌群及其功能失调,以及宿主和菌群的分子互作关联,对于阐释IBD机制、寻找防治IBD的新靶点有重要价值。
炎症性肠病
CROHN'S DISEASE
Microbiome
Systems analysis
ULCERATIVE COLITIS
鼻腔菌群
鼻腔菌群结果如何影响婴儿期急性呼吸道感染
鼻腔菌群会调节局部免疫,从而影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发展。《Thorax》近期发表研究,纳入800余名健康婴儿,发现婴儿鼻腔菌群可以按照主要菌群类型分为5类,其中以莫拉克斯氏菌属为主的鼻腔菌群与发生消化道感染的风险相关。该结果提示莫拉克斯氏菌属可能是增加婴儿呼吸道感染及严重程度的因素。
鼻腔菌群
呼吸道感染
Children
Infan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轮状病毒感染
Nature子刊:母乳成分影响婴儿的轮状病毒感染症状
婴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的症状表现与否具有差异。本研究发现母乳中的人乳寡糖、母乳菌群和婴儿肠道菌群的建立在感染症状的表现方面具有相关性,人乳寡糖可促进轮状病毒疫苗感染活性。本研究结果对研究婴儿胃肠道感染、指导母乳喂养、开发婴儿配方奶和疫苗研发具有参考价值。
轮状病毒感染
婴儿肠道症状
人乳寡糖
母乳菌群
婴儿粪便菌群
Nature:早发1型糖尿病的早期菌群特征
1型糖尿病(T1D)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TEDDY研究是一项美国和欧洲的多中心纵向队列研究,分析有T1D遗传风险的婴幼儿的肠道菌群等潜在T1D风险因素。Nature刚刚上线两项基于该队列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与T1D相关的肠道菌群功能和组成特征,表明短链脂肪酸对T1D有潜在预防作用。该研究也分析了婴幼儿期肠道菌群发育的规律,不妨与另一项研究(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83526450)搭配阅读。
1型糖尿病
Nature:早发1型糖尿病的早期菌群特征
1型糖尿病(T1D)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TEDDY研究是一项美国和欧洲的多中心纵向队列研究,分析有T1D遗传风险的婴幼儿的肠道菌群等潜在T1D风险因素。Nature刚刚上线两项基于该队列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与T1D相关的肠道菌群功能和组成特征,表明短链脂肪酸对T1D有潜在预防作用。该研究也分析了婴幼儿期肠道菌群发育的规律,不妨与另一项研究(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83526450)搭配阅读。
1型糖尿病
TEDDY研究
婴儿肠道菌群
母乳喂养
Chikako Shimokawa
婴儿肠道菌群
Nature:婴幼儿肠道菌群发育的3个阶段
Nature刚刚上线的第二篇基于TEDDY研究的论文,由美国贝勒医学院主导,用16S和宏基因组学法分析903名婴幼儿从3月龄至接近4岁期间的1.2万份粪便样本,主要总结了幼年期人体肠道菌群的发育特征,也分析了1型糖尿病相关的菌群因素,可与另一项研究(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56909634)搭配阅读。相关发现对于理解婴幼儿肠道菌群建立和发育规律、喂养方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菌群相关疾病研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不过这些规律背后的生理意义和对健康的影响,仍需后续研究阐释。
婴儿肠道菌群
母乳喂养
肠道菌群发育
分娩方式
环境因素
高血压
干预菌群增加乙酸,或能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美国心脏协会旗下刊物Hypertension近期发表一项动物研究,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大鼠模型中证实,菌群失调导致的乙酸生成减少,在OSA引起的高血压中有关键作用。通过益生菌/元和灌注等方法,增加肠道内的乙酸浓度,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高血压和炎症,为治疗高血压提供了潜在干预策略。
高血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大鼠
丁酸梭菌
益生菌
病毒组
Nature子刊:分析病毒组的新工具
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研究,报导了用于对宏基因组数据中的分析病毒组的新工具VirMAP,比其它工具有更好的表现。
病毒组
宏基因组学
病毒分类
L Shi
R Landberg
吸烟
吸烟及电子烟对口腔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在用电子烟代替传统的烟草,但电子烟对口腔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尚未明确。PeerJ上的最新研究选取了吸烟者、吸电子烟者及非吸烟者,分析鉴定了菌群的差异。未来需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以揭示电子烟对菌群的影响。
吸烟
电子烟
结直肠癌
抗生素促进大肠癌小鼠模型的癌症进展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常见Apc基因突变。在结直肠癌小鼠(Apc min/+)模型中,抗生素的使用不均匀地减少了肠道菌群,并减少了可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的数量,使黏液保护层变薄,促进肿瘤的发生。该研究表明,Apc突变个体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促进肿瘤进展。
结直肠癌
抗生素
肠道菌群
APC基因突变
杯状细胞
精准医疗
GM:精准医学中的人体微生物组
不断有研究发现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疾病的新关联,宿主-菌群互作也正在成为许多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靶点。结合临床数据与组学数据,为患者设计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精准医疗
Florian Sparber
Salomé LeibundGut-Landmann
鼻前孔
Microbiome:鼻拭子样本或许久可用于婴儿支气管炎的诊断
这是Microbiome[IF:8.496]发表的一篇有临床指导价值的研究,对比分析了入院治疗的815名支气管炎婴儿的鼻拭子和鼻咽吸出样本中的菌群异同,提出虽然存在差异,但鼻拭子样本的菌群特征依然可用于婴儿支气管炎的诊断。很值得临床专业人士参考,特别推荐。
鼻前孔
支气管炎
鼻咽
Anterior nares
Asthma
肠道真菌
Microbiome:HMP中健康人样本的肠道真菌群
这是Microbiome[IF:8.496]发表的关于利用人类微生物组计划中317份健康人粪便样本做真菌群分析的研究,实验设计并无太大新意,但样本来源于HMP,一下就高大上了。话说华大基因的同志们,metaHIT里有没有类似的宝贝可以挖挖?[呲牙]
肠道真菌
Raphael Chevre
Raphael Chevre
Oliver Soehnlein
毛细支气管炎
AJRCCM:鼻咽菌群及代谢产物与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严重性相关
这项研究发现,婴儿毛细支气管炎严重不严重,与鼻咽的菌群和其代谢产物有关,值得认真读一读。
毛细支气管炎
婴儿
代谢组学
鞘脂
鼻咽菌群
菌群稳定性
GM:住院白血病患者的菌群动态
一个纳入59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供800余份样本的研究,很值得读一读。
菌群稳定性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化疗
抗生素
口腔菌群
克罗恩病
STM:克罗恩病伴生脊柱关节炎?某些大肠杆菌在作怪
一些克罗恩病患者会同时伴有痛苦的脊柱关节炎,研究者发现这些病人的免疫系统似乎更容易识别一种特定类型的大肠杆菌,这样的大肠杆菌是什么?它们怎样发挥作用?看看这篇文章。
IBD
克罗恩病
脊柱关节炎
Th17
Jay Liu
gut microbiome
Microbiome:早产儿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的特点
很多人会关心早产婴儿的肠道菌群,这是最新的一篇,推荐阅读。
gut microbiome
metabolomics
Necrotising enterocolitis
preterm infant
Gary W Felton
Dysbiosis
生理基因组学:肠道菌群改变,促进大鼠高血压
之前我们分享了中国科学家合作的关于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文献(http://mc.gutgutgut.cn/papers/read/1083526920),最近还有一篇相关文献发表,也特别推荐给大家。
Dysbiosis
Hypertension
microbiota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Nasal Airway Microbiota
PIDJ:婴儿鼻气道菌群与支气管炎关系密切
菌群与感染性疾病息息相关,这篇IF不高的文献再次证明。未来我们看待感染性疾病,特别是不同个体的异质性,恐怕不能再是单一因素去看待,综合菌群在内的因素来看感染,可能更能找到造福于患者的靠谱解决方案。
Nasal Airway Microbiota
Severe Bronchiolitis
Case-Control Study
John E Levine
John E Levine
LL-37
JACI:婴儿先天免疫、呼吸道菌群和支气管炎发病机制
观察1005名支气管炎住院儿童,发现血清LL-37抗菌肽的水平和疾病严重程度的鼻咽菌群组成之间有显著相互作用关系,这个研究值得一看。
LL-37
airway
bronchiolitis
cathelicidin
cohort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