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先天免疫
文章数:23篇
肠上皮细胞
肠上皮细胞内源性白介素-1信号在调节肠道稳态中的双重作用
肠上皮细胞可对肠道中各种微生物信号产生反应,是机体抵御有害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但调节肠上皮细胞对微生物不同反应的确切上有信号还不清楚。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研究人员近日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发表文章,发现肠上皮细胞内源的白介素-1受体信号通路与IL-22信号协同作用,增强肠道抵御细菌感染的能力,但反过来导致机体对肠上皮损伤诱导的结肠炎易感,确立了IL-1R在调节肠道稳态中的双重作用。
肠上皮细胞
研究论文
先天免疫
粘膜免疫
白介素-1受体
先天免疫
Cell子刊:人类肠道菌群如何塑造先天免疫反应?
目前对于肠道共生细菌如何调节宿主免疫知之甚少。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的研究成果,探究了先天免疫系统对277个独特的人类肠道共生菌株的反应。研究表明,肠道细菌类群可被特定的途径感知,并诱导特有的细胞因子反应,进而引起可预测的免疫表型。总的来说,这种高通量的方法提供了对共生微生物如何塑造先天免疫表型的深入了解。
先天免疫
肠道菌群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TLR2
宿主-菌群互作
祁斌团队Cell子刊:大肠杆菌激活宿主食物消化系统新机制
肠道菌群在调控食物消化方面可能具有关键作用,然而肠道微生物如何激活食物消化,其机制尚不清楚。近日,云南大学祁斌团队在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文章,通过建立线虫食物消化研究体系,揭示大肠杆菌膜蛋白OmpA/F通过多巴胺和NLP-12-CCKR-1抑制先天免疫p38/MK-1通路,从而激活动物食物消化系统。这项研究揭示细菌OMP在调节动物营养吸收以及先天免疫中的关键作用。
宿主-菌群互作
food digestion
neural-immune communication
E. coli outer membrane proteins
PMK-1/p38
菌群-免疫互作
Cell子刊:肠道菌群的“小包裹”,促进宿主的抗病毒免疫
肠道共生菌群在调控宿主免疫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然而,菌群影响宿主系统性免疫的机制仍待探索。Immunity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肠道菌群释放的膜囊泡能通过血液循环,将细菌DNA输送到宿主细胞中,这使得细胞中的cGAS-STING-IFN-I通路处于持续的基础活化状态,进而对宿主的系统性抗病毒免疫发挥积极作用。这些发现阐释了菌群影响宿主抗病毒免疫的一种新机制,也提醒人们在病毒感染期间使用抗生素可能会有削弱自身抗病毒免疫力的风险。
菌群-免疫互作
抗病毒免疫
细菌外膜囊泡
先天免疫
1型糖尿病
张雪松等:早期抗生素暴露增加1型糖尿病风险,移植母体菌群或能逆转
NOD小鼠生命早期的抗生素暴露会扰动肠道菌群、增强1型糖尿病(T1D)的发生发展(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83488633)。美国罗格斯大学张雪松、Martin Blaser与研究团队在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小鼠实验、细胞实验以及多组学和网络分析表明,抗生素扰动后通过移植分娩时的母体盲肠菌群进行早期干预,可抑制抗生素诱发的小鼠T1D加剧,伴随菌群和代谢物、回肠基因表达和基因调控以及先天和适应性免疫效应因子的恢复。该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在调控T1D中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挖掘T1D的预防干预靶点提供了新线索。
1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菌群移植
NOD小鼠模型
先天免疫
遗传-菌群互作
线虫的免疫相关突变,影响其菌群的组成和稳定性
mSystems近期发表研究,在线虫模型中研究了宿主遗传变异(特别是免疫相关突变)对菌群组成、多样性和稳定性等的影响。
遗传-菌群互作
先天免疫
秀丽隐杆线虫
炎性小体
Nature:一种致病真菌多糖激活炎性体,保护宿主抵抗感染和肠炎
Natur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烟曲霉菌的一种多糖组分能通过与核糖体结合,引起宿主的炎性体活化,从而保护宿主抵抗真菌感染,并减轻小鼠的实验性结肠炎。该研究说明,核糖体可能在驱动炎性体活化和抗真菌先天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或为治疗相关感染和结肠炎等炎症性疾病,提供新的干预思路。
炎性小体
真菌-免疫互作
先天免疫
结肠炎
真菌感染
体外细胞模型
肠道先天免疫研究的体外模型(综述)
动物模型作为体内模型在研究肠道疾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在一定程度上看,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存在差异,而这些针对差异的研究,应用人类本身细胞构建的体外模型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近期一篇发表在Cell旗下综述期刊Trends in Biotechnology上的关于体外肠道模型综述的文章,详细总结了目前主要用到的体外模型,包括有2D细胞模型、膜支持的微流体模型、类器官模型和3D组织培养模型,在肠道先天免疫研究中的应用、优势和特点。
体外细胞模型
in vitro
Intestine
Innate immune system
肠道免疫
生命早期
Science重磅综述:菌群分子对早期免疫发育的超强影响
这是Science最新发布的“生命早期免疫学”专题中的一篇重磅综述,重点阐述了在从胎儿发育到断奶的生命早期阶段中,菌群分子和代谢产物对免疫发育的影响,值得学习参考。
生命早期
菌群-免疫互作
菌群代谢物
先天免疫
适应性免疫
阿米巴结肠炎
肠道菌调控骨髓祖细胞,预防阿米巴病
肠道微生物具有抵抗感染的能力,但作用机制未知。近期发表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的文章报道小鼠肠道内的一种梭菌属细菌(C. scindens)能通过增强固有免疫来预防溶组织内阿米巴(E. histolytica)结肠炎,揭示出肠道细菌C. scindens及其相关代谢产物脱氧胆酸盐通过调控骨髓祖细胞而抵抗感染的作用机制。
阿米巴结肠炎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IMMUNOLOGY
infectious disease
innate immunity
西式饮食
Cell子刊:西式饮食如何促进慢性炎症(综述)
西式饮食以加工食品、快餐、便利食品、零食、含糖饮料等特征,富含精制糖等碳水化合物、盐、加工肉、纯化动物脂肪和食品添加剂,同时缺少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抗氧化剂等植物源分子,有很高的热量密度和升糖指数。大量证据表明,西式饮食可促进慢性代谢炎症,引起多种常见慢性疾病。Immunity近期发表的这篇综述,探讨了西式饮食和不同营养成分对代谢炎症的影响,以及背后的直接和间接(如通过肠道菌群)机制。
西式饮食
Western-type diets
western diet
Microbiome
metaflammation
西式饮食
肠道菌群介导西式饮食引起的脂肪组织炎症
西式饮食(WSD)能够诱导肥胖及脂肪组织炎症,从而促进代谢综合征。有假说认为,该过程中肠道菌群对先天免疫通路的激活,而非肥胖本身,可能是WSD引起脂肪炎症的重要原因。这项研究通过多种小鼠模型验证了这一假说,为治疗代谢综合征带来新启示。
西式饮食
Metabolic syndrome
microbiota
Germ-free
antibiotics
噬菌体
Cell子刊:噬菌体帮助细菌与宿主共生
有时候,被噬菌体感染,对于细菌来说是件好事,Cell Host and Microbe本期的封面文章就报道了这样一个例子。该研究分析了海绵的病毒组构成,发现其中的大量噬菌体可编码一种锚蛋白,感染细菌后经细菌表达,能减弱海绵宿主的抗细菌免疫,从而促进细菌与宿主共生。这类噬菌体不仅存在于海绵病毒组中,也存在于人体病毒组中。这些发现揭示了噬菌体在共生细菌与宿主互作中的新作用机制。
噬菌体
共生
海绵
先天免疫
免疫逃避
肠-脑轴
刘星吟等:自闭症相关基因突变改变肠道免疫,经菌群影响果蝇行为
KDM5家族蛋白是一种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参与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此前有研究表明,在智力残疾和自闭症患者中,存在KDM5功能丧失型基因突变。南京医科大学刘星吟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KDM5突变相关的社会行为异常中有重要介导作用。通过使用多种KDM5缺陷型果蝇模型,该研究揭示出,KDM5通过调控先天免疫通路,影响肠道屏障和菌群组成,经肠脑轴改变果蝇社会行为,并表明靶向肠道菌群的干预方法可在一定能程度上改善果蝇的社会行为异常。相关成果发表在Cell Host and Microbe上,对于研究宿主-菌群互作和菌群-肠-脑轴等都很有借鉴价值。
肠-脑轴
自闭症谱系障碍
黑腹果蝇
表观遗传
肠道菌群
炎症性肠病
多角度总结IBD的疾病机制(综述)
梅奥诊所学报近期发表了关于炎症性肠病(IBD)的综述文章,从遗传、环境(包括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和免疫等角度,总结了与IBD有关的特征和疾病机制,这些研究和发现有助于开发靶向性的个体化疗法。
炎症性肠病
环境因素
遗传易感性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
婴儿肠道菌群
Cell:塑造肠道菌群的关键窗口期(评论)
这是Cell近期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主要围绕Nature发表的一项研究(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67554248)展开,讨论了先天免疫在幼年期的肠道菌群定植和塑造中的关键作用,值得关注。
婴儿肠道菌群
菌群-免疫互作
先天免疫
Michelle Wille
Edward C Holmes
细菌胞外多糖
特定有益菌的胞外多糖在肠道环境中的作用(综述)
胞外多糖(EPS)是存在于大多数细菌表面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可充当细菌的保护层,同时与周围环境发生互作。这篇来自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的综述,重点介绍了双歧杆菌和乳酸菌EPS的相关研究进展。
细菌胞外多糖
双歧杆菌
乳酸菌
肠道菌群
宿主-微生物互作
肠道免疫
孕产期高脂饮食如何影响后代菌群和肠炎易感性
JCI insight近期发表一项动物研究,证实围产期食用高脂饲料的母鼠,其后代小鼠肠道菌群发生改变,可引起3型天然淋巴细胞扩增,增加对肠道炎症的易感性。
肠道免疫
IMMUNOLOGY
Inflammatio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nate immunity
肥胖
Cell子刊:NLRP12如何抗肥胖?抑制炎症+保护有益肠道菌
NLRP12是一个可抑制炎症的免疫受体,Cell Host and Microbe刚刚上线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NLRP12可抑制饮食诱导的肥胖,其主要机制是维持肠道菌群稳态、保护短链脂肪酸(SCFA)产生菌,从而抑制炎症、减轻肥胖。这些发现提示,以NLRP12为靶点、补充SCFA及其产生菌,是潜在的抗肥胖策略。
肥胖
肥胖
先天免疫
炎症
2型糖尿病
Toll样受体
Immunity:肠上皮中Toll样受体的表达蓝图
肠上皮细胞(IEC)中的Toll样受体(TLR)信号,对于维持肠道稳态有重要作用。Immunity近期发表一项研究,制作了5个TLR(TLR2/4/5/7/9)的转基因报告小鼠,揭示了不同TLR在不同肠道区域的时空表达图谱,及IEC对微生物刺激的应答多样性,为研究肠道疾病与健康中的先天免疫、菌群-宿主互作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源。
Toll样受体
肠上皮细胞
潘氏细胞
先天免疫
肠道稳态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Cell子刊:先天免疫如何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综述)
由于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变化,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正在成为全球的流行疾病,然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近期发表综述,详细探讨了先天免疫信号中的多种组分,在NAFLD和NASH疾病进展中的关键作用,有望为药物开发提供新靶点。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先天免疫
模式识别受体
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EBV)
人体抗EB病毒的两套策略
① 大多感染EBV病毒的患者终身携带该病毒,人体对EBV病毒有两种不同的免疫反应;② 24例EBV感染患者参与研究,其中13例伴有强烈的NK细胞和 γδ T细胞反应,另外11例NK细胞反应强烈,但γδ T细胞反应微弱;③ 这种差异与性别、HLA类型、有无接触EBV病毒史或巨细胞病毒无关;④ EBV+和IM儿童患者中这两种类型反应都存在;⑤ 人体对EBV的这两种先天免疫反应的平衡,有利于人类的生存,评估EBV感染引起的特殊反应有助于治疗该病毒介导的疾病。
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EBV)
先天免疫
NK细胞反应
γδ T细胞反应
免疫平衡
肿瘤干细胞
胶质瘤干细胞凭什么逃脱免疫“追杀”:下调TLR4
① 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坏死或低氧产生的炎症信号,可以被模式识别受体TLR感知来抑制增殖并激活免疫应答;② 虽然肿瘤微环境中存在许多TLR配体,但肿瘤细胞依然可以增殖,其机制还不清楚;③ 本研究发现:恶性胶质瘤的肿瘤干细胞中,其TLR4表达水平较低,以此来逃避炎症信号,而在非干细胞中TLR4表达则较高;④ 进一步发现:TLR4可以激活TBK1,TBK1可以抑制RBBP5表达,从而抑制PBBP5调控的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的激活及细胞自我更新。
肿瘤干细胞
先天免疫
多能性转录因子
RBBP5
TLR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