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免疫反应
文章数:27篇
纳米医学
国内团队:光疗辅助口服纳米药物治疗结肠炎
长期以来,口服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一直颇受诟病。这主要是由结肠炎粘膜中的药物积累效果较低造成的,会直接造成疗效低下的不良后果。近日,西南大学肖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聂广军、四川大学柯博文及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构建出纳米治疗剂可有效缓解慢性和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值得关注。
纳米医学
溃疡性结肠炎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温和光疗
肿瘤菌群
国内团队:将瘤内细菌转化为免疫增强剂,对抗三阴性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由于免疫“寒冷”的微环境导致治疗结果不令人满意。具核梭杆菌被发现定植于三阴性乳腺肿瘤中,并能够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和肿瘤转移。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蒲芳、任劲松、曲晓刚及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最新研究,构建了一种细菌衍生的外膜囊泡涂层纳米平台OMV@Fe-ZIF-90@M,该平台能够精确靶向肿瘤组织,双重杀伤具核梭杆菌和癌症细胞,并将瘤内细菌转化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疗法中的免疫增强剂,值得关注。
肿瘤菌群
乳腺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免疫增强剂
免疫系统
中国农大:蜜蜂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维持宿主特异的肠道共生菌
大部分动物都有肠道共生菌,并普遍存在宿主特异性,系统解析这种紧密共生关系的形成机制,是理解动物共生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建成和维持的关键。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的周欣、罗诗琦及团队在PNAS发表最新研究,揭示了蜜蜂的免疫系统可在更精细的层面识别近缘的异源菌株,并仅针对异源菌株调用免疫反应,以维持宿主与自身的原生肠道共生菌间的紧密共生关系,值得关注。
免疫系统
肠道共生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宿主特异性
微生物疗法
华西医院:微生物疗法在抗癌治疗中有何作用?(综述)
多项研究已经证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以提高抗癌药物的疗效是可行的。然而,仍需要深入了解人类微生物群与癌症的互作关系,对于挖掘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全部潜力至关重要。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胡建昆、杨昆及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最新综述,重点论述了肠道菌群与癌症发展互作的分子机制线索,并强调了肠道菌群与免疫治疗、化疗、放疗和癌症手术疗效的关系。此外,还总结了当前和新兴的用于癌症治疗的微生物干预措施及其临床应用,值得关注。
微生物疗法
癌症治疗
综述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免疫调控
刘宏伟团队:肠菌细胞壁的免疫原性分子(综述)
在宿主-肠道菌群之间,来自肠道共生细菌的细胞壁衍生分子在训练和重塑宿主免疫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科院微生物所刘宏伟团队在在Protein & Cell 2023肠道大会微生物组专刊中发表综述文章,聚焦肽聚糖和脂质相关分子等肠菌细胞壁衍生的免疫源性分子,总结了其结构特征、免疫反应和基本机制。肠菌细胞壁衍生的成分或可作为治疗感染和免疫疾病的重要药物来源。
免疫调控
肽聚糖
肠道菌群衍生物
脂质
免疫反应
哮喘
环境细菌或可通过IL-6和肠菌预防哮喘
先前研究报道,早期接触某些环境细菌(如Acinetobacter lwoffii)被认为可以在晚年预防慢性炎症性疾病(如哮喘)。然而,免疫-微生物互作的潜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近日,德国马尔堡-菲利普大学研究人员在Allergy: European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发表最新研究,通过构建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模型,探究鼻内鲁氏不动杆菌(AL)暴露对局部和全身先天免疫反应和微生物-免疫互作的影响,发现哮喘保护菌AL在气道中会引发局部促炎反应,其特征是持续的全身IL-6增加,诱导CD4+T细胞产生IL-10,进一步探究识别到几种细菌类群因AL处理改变,在哮喘表型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之,该研究证明了环境细菌可以预防哮喘的新机制,值得关注。
哮喘
白介素-6(IL-6)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免疫反应
罗伊氏乳杆菌
罗伊氏乳杆菌通过介导色氨酸衍生物或可增强自身免疫
多项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常出现肠道菌群相关的色氨酸代谢失调,益生菌罗伊氏乳杆菌定殖会意外增强宿主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一种多发性硬化症的小鼠模型 )的易感性,但相关机制仍不明确。近日,美国佛蒙特大学研究人员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发现罗伊氏乳杆菌可以代谢色氨酸产生多种衍生物,这和该菌株基因组上多种可将膳食色氨酸代谢为吲哚衍生物基因有关。通过动物模型和体外试验,发现罗伊氏乳杆菌代谢产生吲哚衍生物可激活芳香烃受体并增强T细胞反应产生IL-17,增强自身免疫。总之,本研究为未来进一步靶向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缓解神经炎症提供了新见解。
罗伊氏乳杆菌
神经炎症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色氨酸及其衍生物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及代谢物能否预测和诊断新冠感染及并发症?
新冠导致严重的肺部疾病和诸多并发症,而感染过程中的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和细胞因子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并不清楚。近期Gastroenter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对以上三者的关系进行探究,发现新冠导致患者的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及炎症因子发生改变进而加剧疾病进程。并利用随访数据、横断面分析和亚洲不同国家的数据集进行模拟和验证研究结果,或为新冠诊断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并基于微生物组或细胞因子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肠道菌群
代谢物
新冠病毒
免疫反应
肠-肺轴
肿瘤微环境
Lancet子刊:胰腺良性囊肿发展为胰腺癌的免疫景观和微生物群(综述)
胰腺癌是发生在胰腺部位的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以胰腺假性囊肿最为常见,但部分胰腺囊肿有时会发展成胰腺癌。其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s)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乏力。近日,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最新综述,系统的概述了胰腺囊肿从良性囊肿到胰腺癌发展过程中的全面免疫景观和微生物群,为免疫治疗抑制肿瘤进展或治疗侵袭性疾病提供靶点,值得关注。
肿瘤微环境
胰腺癌
综述
医学研究
免疫反应
器官移植
移植器官自带的共生菌,可加剧受体的排斥反应
移植有菌群定植的器官(比如皮肤等屏障器官),通常比移植无菌器官更快地发生排斥反应。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近期发表的这项研究,通过小鼠皮肤移植实验表明,定植于供体器官的特定共生菌,可触发受体中预存的对该菌的免疫应答,从而导致受体对供体器官的加速排斥,且免疫抑制剂对这种宿主抗共生菌免疫反应无效。
器官移植
免疫反应
皮肤移植
共生菌
早产
Nature子刊:宿主-阴道菌群免疫反应或是自发早产的发生机制
阴道局部炎症和/或高风险的阴道菌群结构可能增加早产风险,但其中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提出由补体级联桥接失调引起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是触发微生物驱动的早产的原因。研究发现,共生的卷曲乳酸杆菌不会激活炎症,并且可能对炎症具有保护作用,这为将其作为阴道活体生物治疗产品以降低早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早产
研究论文
免疫反应
补体疗法
阴道菌群
Nature子刊:动物实验证明阴道菌群在新生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许多研究发现阴道菌群在母婴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证明阴道菌群在新生儿生长发育、循环免疫以及转录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进一步开展阴道菌群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阴道菌群
研究论文
小鼠
免疫反应
新冠
Science子刊:怀有不同性别的宝宝,母体对新冠的免疫反应不同
妊娠导致母体免疫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对感染或接种疫苗的不同反应。本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胎儿胎盘免疫反应存在差异,这对孕妇新冠防控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冠
研究论文
孕妇
胎儿
免疫反应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SARS-CoV-2干扰人类肠道的内在免疫反应
过度的促炎免疫反应有助于COVID-19的病理发生。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通过对SARS-CoV-2感染的人类结肠和回肠类器官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鉴定出一个肠细胞亚群是SARS-CoV-2的主要感染靶点,且ACE2的表达与感染的易感性之间缺乏正相关性。感染的细胞诱导强烈的促炎反应和表达IFN,同时下调ACE2表达,而IFN以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旁观者细胞上调干扰素诱导基因的表达。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scRNA-seq
免疫反应
婴儿菌群
分娩方式对新生儿会产生哪些影响?这些影响能持续多久?
剖腹产(CSD)破坏了母亲对新生儿的特定微生物菌株的传递以及相关的免疫系统启动。ISME Journal近期发表的文章,研究了婴儿微生物组成及其对宿主生理的影响是否在1岁时仍然存在差异。研究纳入9对顺产母婴对和11对剖腹产母婴对,采集出生后5天、1个月、6个月和1年后粪便样品,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出生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能持续到出生后一年,比如CSD出生婴儿表现出的延迟免疫刺激可能影响自身的免疫耐受性等。未来需进一步对儿童进行长期跟踪随访,以了解出生方式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婴儿菌群
分娩方式
免疫反应
细菌耐药基因
孕期病毒感染
《科学》:孕期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变化知多少(综述)
目前孕期感染病毒的孕妇,治疗重点是限制病毒复制,但许多病毒并无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这成为其中主要的挑战。本综述总结了在病毒感染下母胎界面可能的免疫反应机制,并提出下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妊娠期母婴病毒感染防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孕期病毒感染
综述
先天性疾病
免疫反应
肿瘤免疫治疗
新形式的肿瘤免疫治疗(综述)
近年来,免疫治疗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然而,一些患者最终会复发。免疫反应被认为是传统或靶向治疗长期效果的基础。这种影响是否通过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对癌细胞产生直接影响,或通过调节免疫环境实现有待进一步探究。控制肠道菌群以提高癌症治疗疗效的思路越来越流行,但还需要进一步临床验证。最新发表在Trends in Cancer的综述从免疫系统、肠道菌群和(免疫)化疗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讨论了新形式的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免疫反应
肠道菌群
化疗
肠道菌群-免疫系统互作
肠道菌群引发的断奶反应影响长期健康
肠道菌群参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过程。《Immunity》近期发表研究,发现断奶时肠道菌群变化引起的剧烈免疫反应,影响宿主日后对免疫炎症相关病理状况的易感性。该结果对阐释菌群对免疫系统建立的作用、完善对菌群-宿主互作的认知具有参考价值。
肠道菌群-免疫系统互作
免疫病理
断奶
免疫反应
调节性T细胞 (Treg)
高血压
Nature Reviews:高血压及肾损伤中的免疫反应(综述)
免疫反应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和肾脏损伤有关。《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近期发表综述,系统性介绍了免疫反应在高血压和相关肾损伤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和潜在机制,特别指出了高盐饮食在高血压病理中的潜在作用,对了解高血压病理、病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高血压
免疫反应
综述
高血压
肾损伤
炎症性肠病
郭非凡+刘占举:ATF4或是治疗IBD的新靶点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郭非凡团队与同济大学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刘占举团队合作的研究表明,ATF4在肠道炎症中表达降低,缺乏ATF4使谷氨酰胺转运子SLC1A5表达降低,进而减少潘氏细胞生成的抗微生物肽、改变回肠菌群、促进炎症。因此ATF4或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潜在靶点。相关成果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炎症性肠病
gene regulation
immune response
Intestine
mouse model
溃疡性结肠炎
一图读懂:溃疡性结肠炎下的肠道反应及治疗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是涉及免疫反应、结肠结构变化和肠道菌群的复杂疾病,目前缺乏疗效长期、稳定、广泛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Nature Outline系列近期介绍了溃疡性结肠炎涉及的生理、免疫机制,并介绍了一系列已有和正在开发的治疗方法,对了解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开发新型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溃疡性结肠炎
Cell biology
IMMUNOLOGY
Microbiome
免疫反应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肠道菌群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病理及免疫
幽门螺杆菌感染涉及复杂的菌群互作、细菌-宿主互作。本研究通过对比来源不同的C57BL/6小鼠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组织病理、免疫反应和菌群结构变化,发现小鼠原有的肠道菌群影响宿主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反应。该结果对研究胃肠道感染、细菌-宿主互作、胃肠道免疫等都有借鉴作用,值得专业人士参考。
幽门螺杆菌感染
免疫反应
C57BL/6小鼠
Jeffrey I Gordon
Jeanette L Gehrig
果蝇
Cell子刊:果蝇如何调控由菌群肽聚糖引发的免疫反应
源自肠道菌群的肽聚糖可激活免疫反应,其水平需要严格调控。近期Cell Host and Microbe[IF:14.946]发表的研究表明,果蝇可生成两类肽聚糖降解酶(胞质型和分泌型),在局部和全身两个层面抑制对肽聚糖的过度免疫应答,并减少相关损伤,可保护肠道菌群、维持免疫平衡,值得关注。
果蝇
肽聚糖
肽聚糖降解酶
免疫反应
芳香烃受体
Immunity:芳香烃受体如何调节免疫反应(综述)
这是发表在新一期Immunity[IF:22.845]上关于芳香烃受体(AhR)的重要综述。AhR是一种在免疫细胞中表达的转录因子,可被来自饮食、菌群、代谢和污染物中的特定小分子激活,在环境和代谢等因素与机体免疫反应间架起了桥梁,对免疫系统有重要调控作用,也是相关免疫疾病疗法的潜在靶点。这篇综述详细介绍了AhR通路在T细胞和树突细胞及相关免疫调控中的作用和机制,强烈推荐专业人士阅读。
芳香烃受体
免疫反应
绿脓杆菌
FM:多重耐药性绿脓杆菌引起小鼠肠道及系统性免疫反应
这是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4.076]发表的关于多重耐药性绿脓杆菌如何激起小鼠肠道及全身系统性免疫反应的机制研究,值得专业人士特别关注。
绿脓杆菌
免疫反应
Martin Haupt-Jorgensen
Martin Haupt-Jorgensen
广谱抗生素
FM:小鼠对抗生素及粪菌移植的免疫反应
一项实验设计有新意的研究,很值得学一学。
广谱抗生素
粪菌移植
免疫反应
microbiota
antibiotics
抗生素
Gut:抗生素破坏菌群,却不破坏先天免疫力!
动物实验认为,广谱抗生素破坏肠道菌群后,会破坏动物的先天免疫力,在人身上是这样么?7天内每天都吃环丙沙星+万古霉素+甲硝哒唑,然后静脉输入LPS,免疫指标会有区别么?Gut这个大胆的研究给了我们答案,值得所有人看一看,想一想。特别推荐!
抗生素
广谱抗生素
内毒素
免疫反应
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