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小鼠模型
文章数:27篇
脊髓损伤(SCI)
国内团队:脊柱神经损伤修复依赖于肠道菌群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破坏性疾病,通常导致严重的神经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负担,然而疾病相关临床干预手段有限。近年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菌群-肠道-脑轴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为SCI的研究和潜在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然而,目前对于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影响损伤神经修复的机制尚不明确。近期国内首都医科大学及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于艳和李建军团队在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上发表了一篇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临床队列和小鼠模型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影响短链脂肪酸途径影响SCI患者神经修复的过程。该研究为SCI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为临床干预SCI患者神经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脊髓损伤(SCI)
肠道菌群紊乱
短链脂肪酸
人群队列研究
小鼠模型
高蛋白饮食
力量训练或可改善高蛋白饮食的健康风险
过去的研究表明,低蛋白饮食可以延长生物的寿命,并改善代谢健康。然而,许多运动员和健身者却摄入高蛋白饮食和蛋白质补充剂,但仍然保持健康和代谢良好。发表在eLife上的一项研究探索了抗阻力运动是否可以保护小鼠免受高蛋白饮食对代谢的不良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蛋白饮食可以通过抗阻力运动增加肌肉肥大并加速力量增长,而不会对脂肪积累产生负面影响。这一发现对于理解高蛋白饮食和抗阻力运动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对代谢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高蛋白饮食
小鼠模型
运动与健康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温州医科大学:肠道菌群或是导致ARDS的关键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呼吸衰竭综合征,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最近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ARDS患者的行为和认知障碍,但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温州医科大学的高红昌和李玉苹等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发表了一项研究,通过对使用抗生素处理致肠道菌群缺失的小鼠进行粪菌移植实验,提出了肠道菌群-肠-脑相互作用对ARDS患者认知和行为障碍的影响,并建议肠道菌群可能成为临床实践中保护ARDS患者脑健康的潜在靶点。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肠道菌群
小鼠模型
微生物群-肠-脑轴
数据库
开发CBA/J小鼠模型基因组数据库并揭示新的炎症分类变种
CBA/J小鼠模型广泛被用于免疫学和肠道病原体研究,该模型不需要抗生素干预即可定植沙门氏菌,因此该模型更能模拟人类胃肠炎疾病进展,然而其肠道菌群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Microbiome上的这篇文章,首次描述了CBA/J小鼠肠道菌群和病毒基因组,并发现能够抵抗沙门氏菌引起的炎症以维持关键肠道功能的特定菌群,未来或可成为益生菌。
数据库
小鼠模型
肠道菌群
病原体
寨卡病毒
感染动物模型助力寨卡病毒感染机制研究(综述)
本综述总结了目前关于寨卡病毒对母胎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动物模型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总结了目前动物模型研究中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开发先进的动物模型提供了基石。
寨卡病毒
综述
小鼠模型
动物模型
结直肠癌
大肠癌干细胞及转移机制新发现
控制结直肠癌(CRC)转移的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最新发表在Cancer Research的研究建立Ctnnb1、Kras、Trp53和Smad4(CKPS)突变的新型CRC小鼠转移模型,对该小鼠模型进一步分析发现ALCAM和PROM1及其上游调控因子cAMP/PKA/CREB和TGF-β/SMAD4通路在维持CRC细胞干性和转移潜能方面的重要作用,表明抑制CREB或是一种潜在的转移性CRC治疗策略。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转移
癌症干细胞
结直肠癌
于君团队:口腔致病菌P. micra参与结直肠癌发生的机制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规模粪便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揭示了微小微单胞菌(Parvimonas micra,P. micra)在CRC患者中的高丰度。微小微单胞菌是一种常见于人类口腔的革兰氏阳性、厌氧的条件致病菌。越来越多的证据报道了口腔微生物与CRC之间的相关性。因此,微小微单胞菌可能参与了CRC的发生。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于君教授团队发表在Oncogene上的一项研究证实了微小微单胞菌促进CRC的作用及其作为CRC患者预后指标的潜力。
结直肠癌
Parvimonas micra
肠道菌群
肿瘤发生
小鼠模型
牙周炎
南京大学医学院:牙周炎通过肠道菌群影响骨稳态
牙周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影响全球高达90%的个体。严重的牙周炎可对许多全身性疾病产生不利影响,包括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胃肠疾病、偶发心脏瓣膜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口腔微生物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目前缺乏牙周炎对全身骨健康的影响的研究。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闫福华教授和陈斌副主任医师等人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gy上的一项基于小鼠模型的研究发现,牙周炎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而影响小鼠骨稳态,强调了肠道菌群在牙周炎和骨稳态之间的作用。
牙周炎
骨稳态
肠道菌群
小鼠模型
2型糖尿病
上海六院:瘦人患2型糖尿病,缺乏Akk菌或是关键
尽管大多数2型糖尿病(T2D)患者均表现为肥胖,但有一部分患者的体重正常甚至消瘦。研究显示T2D和肥胖都伴随着肠道菌群的改变,且这些改变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消瘦型T2D的肠道菌群的变化以及在这一类型疾病发展的作用并不明确。近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李华婷与研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研究,通过对T2D消瘦型患者肠道菌群的分析,联合小鼠模型验证的结果显示,消瘦型T2D患者存在Akk菌的减少,该菌的减少与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平衡的损害有关。这些结果糖尿病的预防和精准治疗提供的重要的理论依据。
2型糖尿病
消瘦型II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胰岛素分泌
研究论文
结直肠癌
共靶向策略提高大肠癌对雷帕霉素敏感性
最新发表在Cancer Discovery的研究提供了一种c-MYC依赖的共靶向策略,在多种KRAS突变小鼠模型和转移性人类类器官中具有显著效力,并确定了可能受益于其临床应用的患者群体。
结直肠癌
小鼠模型
蛋白质合成
翻译
KRAS
结肠癌
Nature子刊:小鼠炎症相关大肠癌模型的更新
虽然j结直肠癌(CRC)建模的替代方法已经开发出来,但CRC动物模型在分析发病机制的分子层面仍然很有帮助,并且经常被用于潜在治疗方法的临床前体内研究。最新发表在Nature Protocols的实验手册更新了氧化偶氮甲烷(AOM)联合右旋糖酐硫酸酯钠(DSS)诱导小鼠炎症相关结肠癌的方法。该方案的目标受众是那些计划在体内研究影响偶发或炎症驱动肿瘤发展机制的研究人员。适用于新药物的临床前体内试验和临床转化的其他介入策略,以及对新兴成像设备/模式的评估。
结肠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小鼠模型
AOM
荠菜水提取物
陕师大:担心果糖摄入多影响健康?荠菜提取物或能改善
现代饮食中水果、蜂蜜等甜食的摄入,及果葡糖浆等甜味剂的使用,使得果糖的摄入逐渐增多,而大量食用果糖会引起胰岛素和瘦素水平降低、饥饿素水平增高,导致肥胖,且果糖与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高血脂和高血压均有一定关联。陕西师范大学杨兴斌团队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Hang Xiao团队合作,在Food Chemistry上发表的一项基于小鼠的研究表明,荠菜的水提物(WESP)可以有效缓解高果糖摄入导致的体重增加、肝脏损伤、肠道菌群失调以及一系列病理生化特征,或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预防肝脏损伤的膳食补充剂。
荠菜水提取物
功能食品
高果糖
短链脂肪酸(SCFA)
肠道菌群
副干酪乳杆菌KBL382
特定副干酪乳杆菌菌株或可用于缓解特应性皮炎症状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以反复发作的慢性湿疹样皮疹为主要表现,伴有显著的皮肤干燥和瘙痒。特应性皮炎目前还无法治愈,可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益生菌的使用与免疫调节和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有关,可缓解特应性皮炎症状。发表在Gut Microbes上的一项以AD模型小鼠的研究表明,从健康韩国人粪便中分离的副干酪乳杆菌KBL382菌株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和改变肠道菌群组成,显著改善AD小鼠的AD症状,表明KBL382在减轻AD症状方面的潜在应用。
副干酪乳杆菌KBL382
特应性皮炎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atopic dermatitis
Immunomodulation
果胶多糖
国内团队:薜荔果胶成分的减肥功效
环境和遗传因素在肥胖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作为环境因素之一对肥胖发生有重大影响。因此,可改善肠道菌群的益生元在肥胖治疗中显示出巨大潜力。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王顺春团队和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秦路平团队在Carbohydrate Polymers上发表一项研究,证实了服用来自于薜荔的同聚半乳糖醛酸(HG)型果胶多糖通过改变小鼠的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显著改善小鼠的肥胖相关表型。该研究扩展了对肠道菌群(如Akk菌和Blautia菌)、代谢产物(肉豆蔻酸和十五烷酸)、HG型果胶及其降低胆固醇功能之间关系的理解。
果胶多糖
肥胖
pectic polysaccharide
Obesity
Akkermansia
总胆汁酸
Nature子刊:胆汁酸水平或是早产发生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从人群数据中挖掘,发现孕妇总胆汁酸水平与早产风险存在正相关。随后在动物模型中,正向验证了胆汁酸水平增加能够引起早产风险增加,也从反向验证了控制胆汁酸可以有保护作用。该研究给未来早产风险预测提供了思路。同时也是一篇思路完整,值得精读的科研佳作。
总胆汁酸
早产
孕妇
小鼠模型
Xuanji Li
小鼠模型
Cell子刊:研究菌群-饮食-宿主互作的人源化小鼠模型
肠道菌群通过与饮食成分互作,影响宿主代谢,但由于饮食和菌群的复杂性,研究菌群-饮食-宿主互作存在比较大的挑战。《Cell Reports》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化的人肠道菌群小鼠模型,并用该模型分析了膳食纤维、饱和脂肪和蔗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菌群-饮食互作对血液代谢物和宿主代谢的具体影响,对于研究菌群内互作和菌群-饮食-宿主代谢互作都很有参考价值。
小鼠模型
饮食-菌群-宿主互作
microbiota
Diet
Transcriptome
艰难梭菌感染
Nature子刊:肠上皮细胞“自杀式”防御艰难梭菌感染
艰难梭菌毒素的细胞毒性机制,以及脓素通路是否参与艰难梭菌感染(CDI)的调节均不明确。本研究利用假膜性结肠炎的小鼠模型,排除了脓素炎症小体和脓素通路在CDI致病机理中的必要性,并且指出由艰难梭菌毒素诱导的肠上皮细胞凋亡是宿主防御CDI的内在机制。本文结果对研究CDI致病机制及宿主防御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艰难梭菌感染
肠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凋亡蛋白
脓素
菊粉
菊粉对胆固醇代谢无显著影响
菊粉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缺乏一致的论断。本实验通过建立小鼠模型,发现胆固醇能促进肠道中短链脂肪酸的形成,但对胆固醇代谢没有显著影响。
菊粉
胆固醇代谢
小鼠模型
短链脂肪酸
Andrew T Chan
肠道病毒组
Nature子刊:结肠炎状态下肠道噬菌体组发生变化
肠道噬菌体可能在炎症性肠炎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比健康小鼠和结肠炎小鼠的肠道噬菌体组,发现在炎症性肠炎条件下,肠道噬菌体组的结构组成和宿主类型会发生变化,为研究IBD中噬菌体的作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值得专业人士参考。
肠道病毒组
炎症性肠炎
小鼠模型
Erica L Plummer
Mimi L Tang
寄生虫-菌群-宿主免疫互作
寄生虫-菌群-宿主免疫互作及IL-25在其中的作用
Trends in Parasitology近期发表一篇观点文章,回顾了胃肠道寄生虫-菌群-宿主免疫系统互作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肠上皮生成的细胞因子IL-25在其中的关键介导作用,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寄生虫-菌群-宿主免疫互作
白介素-25(IL-25)
小鼠模型
macrobiota
microbiota
肠易激综合征
生命早期母婴分离可诱导产生合适的IBS小鼠模型
Brai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新生小鼠进行母婴分离干预,可诱导小鼠产生肠易激综合征(IBS)相关特征,并且不会引发小鼠的结肠炎,也不会增加小鼠的肠道感染易感性,可作为研究IBS的实验模型。
肠易激综合征
小鼠模型
母婴分离
益生元
低聚木糖纤维缓解小鼠慢性肾病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David Geffen医学院的Zhaoping Li团队通过小鼠模型试验,阐述了低聚木糖纤维对慢性肾病的缓解作用,这一疾病缓解作用很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达到。该研究是通过菌群干预影响宿主机体状态的又一例证,对于研究肠道菌群-宿主互作、益生元功效等都具有参考价值,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益生元
慢性肾病
小鼠模型
chronic kidney disease
Xylooligosaccharide
甘露寡糖
甘露寡糖或能缓解动脉粥样硬化
利用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易感小鼠模型,本研究阐述了膳食甘露寡糖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缓解效应,该效果可能与甘露寡糖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有关。本研究将饮食、肠道菌群和心血管疾病联系起来,对研究菌群-宿主互作、菌群干预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甘露寡糖
动脉粥样硬化
小鼠模型
Mannan oligosaccharide
atherosclerosis
环境PM2.5
复旦徐燕意+应哲康等:PM2.5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影响糖稳态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徐燕意、应哲康团队通过长期动物实验,借助大量数据分析,阐释了长时间环境PM2.5暴露、肠道菌群结构与糖稳态变化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了环境PM2.5可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结构损害宿主糖代谢功能这一结论,为解释空气污染与糖代谢异常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了新的假设,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环境PM2.5
葡萄糖稳态
小鼠模型
Diabetes
Glucose homeostatic
代谢综合征
SR:可靠的代谢综合征小鼠模型
这是介绍Tsumura Suzuki obese diabetes(TSOD)小鼠作为代谢综合征研究的动物模型的研究,分析了这种小鼠的肠道菌群和血浆短链脂肪酸等特征,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代谢综合征
短链脂肪酸
小鼠模型
小鼠模型
CMLS:利用小鼠模型研究人体菌群,可能并不可靠(综述)
这是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IF:5.788]发表的一篇不仅值得菌群研究和转化领域的人关注的文章,观点鲜明地提出要特别注意由于小鼠模型的不可控性,会造成在其上进行的人体菌群研究不可靠,实验不可重复。这篇文章值得所有研究者必读,所有产业界人士警惕。
小鼠模型
人体菌群
Diet
metagenome
Microbiome
小鼠模型
TI:怎样的小鼠模型,能真正反映人的免疫响应?(综述)
关于如何确保小鼠模型更能反映人类免疫和其他生理状态的文献有一些,这篇最近发表在Trends in Immunology上的综述,很值得认真看看。
小鼠模型
病原体感染
免疫响应
Emma Barnard
Huiying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