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Chenhong Zhang
文章数:38篇
糖尿病
袁慧娟/张晨虹/张发明/赵立平Cell子刊:靶向肠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一种神经并发症,其致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Cell Metabolism最新发表了河南省人民医院袁慧娟、上海交通大学张晨虹与赵立平、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作为共同通讯作者,河南省人民医院杨俊朋与杨雪丽、上海交通大学吴国军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临床现象-机制研究-临床治疗”,揭示了肠道菌群对DSPN发病的因果贡献,为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治疗DSPN提供了临床证据。
糖尿病
基础研究
医学研究
周围神经病变
肠道菌群
糖尿病
张晨虹+赵立平等:特定致病共生菌可损伤胰腺引发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是与胰岛素生成不足有关的一种糖尿病,包括以β细胞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此前研究表明,IDD与肠道菌群紊乱相关。然而,诱导IDD的具体肠菌仍待鉴定和因果验证。Microbiome最新发表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张晨虹和赵立平团队的研究,发现低剂量(0.2%)的葡聚糖硫酸钠(DSS)虽不引起明显的肠道炎症或屏障损伤,但能使特定的致病共生菌在小鼠肠道中富集。这些细菌可转移至胰腺,导致胰腺炎症、β细胞破坏和IDD。这些发现支持IDD是一种菌群依赖性的疾病,提示需进一步在人类中鉴定可促进IDD的致病共生菌。
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1型糖尿病
自身免疫疾病
肠-胰腺轴
糖代谢
张晨虹+丁晓颖等:2型糖尿病中肠道菌群不只受血糖水平影响
2型糖尿病(T2D)患者的肠道菌群会发生改变,然而特定细菌与T2D的关联在不同研究中不尽相同甚至相反。可能原因是在确定T2D相关细菌时,只考虑到患者血糖水平,而忽略了即使在相同血糖范围内,患者间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关的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也存在差异。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张晨虹和丁晓颖与团队在mBio发表最新研究,发现3个糖代谢簇之间的肠道菌群结构不同,并且肠道菌群特征与代谢表型相关,确定了簇特异性的菌群特征,并进一步验证了它们与糖代谢的关联。
糖代谢
胰岛素抵抗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程蜀琳+陈洛南+张晨虹:脂肪肝患者肠道菌群网络对运动和饮食干预的响应
运动和饮食干预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方法,然而,运动和饮食干预如何影响患者的肠道菌群?目前还存在很多未知。Nature Communications最新发表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运动转化医学中心程蜀琳团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洛南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晨虹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通过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揭示了运动和饮食干预对NAFLD患者肠道菌群网络的影响,以及菌群网络用于预测个体干预效果的潜力,为NAFLD的个性化治疗带来了新启示。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肠道菌群
菌群网络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国内团队:成人隐匿性免疫性糖尿病的肠道菌群和代谢谱特征
成人隐匿性免疫性糖尿病(LAD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和代谢特征与经典1型和2型糖尿病均有相似之处,被认为是处于T1DM 和T2DM之间的“灰色地带”。肠道菌群与经典1型和2型糖尿病的密切关系已有很多报道,但肠道菌群与LADA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河南省人民医院袁慧娟作为通讯作者、河南省人民医院方圆圆等与上海交通大学张晨虹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Diabetes Care发表研究,对年龄和性别匹配的LADA患者、经典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LADA患者的肠道菌群以及粪便和血清代谢物的特征。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和代谢物可能参与LADA的发生发展,未来应探索调节肠道菌群及相关代谢物是否可以影响LADA,以寻求新的治疗方法。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肠道菌群
代谢组
生酮饮食
上海交大张晨虹:生酮饮食对糖脂代谢、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生酮饮食能引起肠道菌群的改变,对癫痫和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治疗作用,然而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还没有定论。上海交大的张晨虹团队在mBio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小鼠中发现两种常用的生酮饮食配方——KDR与KDH分别可诱导小鼠的胰岛素抵抗、血糖稳态失调及脂质积累,并可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及代谢产物。人体临床试验中的生酮饮食配方(含72%脂肪和8%碳水化合物)也会诱导小鼠胰岛素抵抗及脂肪积累。该研究结果提示,将生酮饮食用于减肥和其他疾病的治疗时,应考虑到潜在的糖脂代谢紊乱的风险,并且需要进一步评估饮食中脂肪的来源和比例。
生酮饮食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葡萄糖耐受
手骨关节炎
湘雅医院:症状性手骨关节炎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
湘雅医院的雷光华团队与曾超团队在Arthritis and Rheum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1388名受试者的肠道菌群进行分析,鉴定出了症状性手骨关节炎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的变化。
手骨关节炎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饮食-菌群互作
张晨虹团队:能量摄入、禁食和膳食结构,对代谢和菌群有何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的张晨虹团队在BMC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喂食正常饮食或高脂饮食的小鼠分别进行自由进食、卡路里限制(CR:每日减少30%进食量)、间歇性禁食(IF:2日禁食+5天自由取食)及IF控制进食(IFCtrl:2日禁食+5天控制进食量,与自由进食组的日均进食量一致)干预,发现能量摄入、饮食结构和禁食时间对代谢健康的影响有交互作用,而不同的饮食方案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促进宿主代谢健康。
饮食-菌群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卡路里限制
罕见病
张抒扬+张晨虹等:罕见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中的遗传与菌群因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遗传性罕见疾病,主要由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或载脂蛋白B(APOB)基因突变引起,临床表现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通常在年轻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肠道菌群被认为是高脂血症的关键因素,但其在FH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北京协和医学院张抒扬和上海交通大学张晨虹与研究团队,近期在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发表研究,通过对FH家族成员进行临床筛查、全外显子组测序和宏基因组分析,鉴定出致病性的LDLR基因突变,并探索了宿主与肠道菌群互作在遗传性和非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中的潜在作用。
罕见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宿主遗传变异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
赵立平团队:“功能群”分析或是人类肠道菌群研究的突破口
肠道菌群研究为探索疾病机理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但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存在着难以找到真正的“致病”微生物等难题。罗格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赵立平团队在Genome Medicine发表观点文章,讨论了目前常用的菌群分析方法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更具有生态学意义的基于“功能群”的研究策略,并列举了两个实例,说明了如何将这种研究思路应用于宏基因组和16S测序的数据分析,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肠道菌群
功能群
益生元
赵立平团队:活跃期益生元改善小鼠脂肪肝
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团队研究成果。研究利用益生元在活跃期或者全程干预高脂膳食小鼠。研究结果显示,益生元改善小鼠肠道菌群、改善其NAFLD症状,降低其血清胆固醇。结合鉴定出益生元促进的共丰度组(CAG),文章认为,活跃期的益生元干预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SCFAs)改善高脂膳食小鼠肝脂肪变性。
益生元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进食时间
上海交大张晨虹团队:节食时间影响小鼠肠道菌群和代谢表型
不规律的进食时间在当今社会很普遍,很多人都习惯在夜间吃东西(比如,晚餐时间过晚和吃夜宵)。热量限制(节食)是改善代谢健康的有效方法,但节食期间的进食时间对肠道菌群、代谢和整体健康的影响仍需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张晨虹团队在mSystems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分析了不同时间进食的节食小鼠的代谢表型和肠道菌群,表明将进食时间限制在活跃期(对于小鼠是夜间),或许可以产生更为健康的效果,为节食时间的选择提供了新的证据。
进食时间
calorie restriction
shift of feeding time
Gut microbiota
anti-inflammation
冠心病
张抒扬+张晨虹等:不同冠心病严重程度人群的肠道菌群和血清代谢组学关联性分析
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团队与上海交大张晨虹近期在《Microbiome》合作发表研究,发现不同亚型冠心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和血清代谢物存在差异,并通过多组学关联分析探讨了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影响宿主代谢进而影响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该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为其作为冠心病诊断预防的新型靶标提供依据。
冠心病
atherosclerosi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Diagnostic marker
metabolomics
菌群-药物关联性
张晨虹+袁慧娟等:限制饮食或可缓解化疗药物副作用
河南省人民医院袁慧娟与上海交大张晨虹团队近期在《mBio》发表研究,发现限制小鼠的热量摄入可以缓解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对胃肠道的副作用,该过程与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有关。该研究为通过菌群调节改善癌症化疗预后提供了实验支持,值得参考。
菌群-药物关联性
cyclophosphamide
Lactobacillus
calorie-restricted
Gut microbiota
饮食与健康
赵立平等:如何解析肠道菌群在饮食与健康中的作用
来自赵立平和团队的评论文章在Genome Medicine发表,该文针对如何在饮食、肠道菌群和健康之间建立因果联系,提出了一个概念性框架,强调了功能群和关键菌株的重要性,并指出用饮食和营养来影响菌群以改善人体健康,将成为疾病防治的新核心。这些观点对菌群、营养和临床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值得关注。
饮食与健康
肠道菌群
功能群
菌株
宿主-微生物互作
肝脂肪变性
上海交大张晨虹:肥胖肠道菌群引发小鼠脂肪肝
肠道菌群失调与脂肪肝有密切关联,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张晨虹团队主导的研究,通过给无菌小鼠移植肥胖患者在减肥前后的不同肠道菌群,证实肥胖菌群确实能引起正常饲料喂养的小鼠发生脂肪肝,并分析了菌群移植导致的肝脏转录组变化,为菌群引发脂肪肝的因果性和潜在机制,提供有力证据。
肝脂肪变性
肝脂肪变性
无菌小鼠
肠道菌群
肝脂质代谢
中药复方
仝小林+赵立平等:中药复方富集有益肠道菌,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
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团队和上海交大赵立平团队共同主导的研究,在一项临床试验中分析一种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以二甲双胍作为阳性对照,发现这种中药复方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糖脂稳态,甚至在某些指标上优于二甲双胍。进一步分析表明,两种药物可能通过改变患者肠道菌群、富集特定的功能群细菌来改善疾病。
中药复方
2型糖尿病
高血脂症
二甲双胍
肠道菌群
鼠乳杆菌CR147
上海交大等:鼠乳杆菌CR147或介导能量限制的有益作用
继本月初在Science发表成果,上海交大张晨虹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本周在Microbiome上线。该研究在小鼠中发现,短期能量限制不仅改善代谢和系统性炎症,还能影响肠道菌群,使乳杆菌成为优势菌,而其中的鼠乳杆菌CR147菌株介导了能量限制相关的健康和抗炎作用。该菌株是否在人体中也具有同样的功效?期待未来的人体试验。
鼠乳杆菌CR147
能量限制
抗炎作用
Lactobacillus murinus CR147
产短链脂肪酸细菌
Science:膳食纤维富集关键肠道菌治疗2型糖尿病
转载自《人心肠日报》:膳食纤维可经肠道菌群发酵生成短链脂肪酸(SCFA),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此前研究表明,SCFA生产不足与2型糖尿病等诸多疾病都有关系。今天Science上线了由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彭永德和张晨虹共同主导的重要研究,证实高膳食纤维营养干预辅助阿卡波糖治疗,可快速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还通过分析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鉴定出一组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相关的SCFA产生菌。以这些关键细菌为靶点,或可成为个性化营养干预防治2型糖尿病的新手段。
产短链脂肪酸细菌
糖尿病
膳食纤维
gut microbiota
type 2 diabetes
2型糖尿病
赵立平+彭永德+张晨虹等:膳食纤维治疗2型糖尿病,多亏关键肠道菌
膳食纤维可经肠道菌群发酵生成短链脂肪酸(SCFA),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此前研究表明,SCFA生产不足与2型糖尿病等诸多疾病都有关系。今天Science上线了由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彭永德和张晨虹共同主导的重要研究,证实高膳食纤维营养干预辅助阿卡波糖治疗,可快速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通过分析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还鉴定出一组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相关的SCFA产生菌。以这些关键细菌为靶点,或可用于个性化营养方案来防治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高膳食纤维
产短链脂肪酸细菌
Gut microbiota
type 2 diabetes
Cryopyrin相关周期性综合征
赵立平+孟广勋等:NLRP3炎性小体突变,菌群与Treg联合确保肠道稳态
这是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孟广勋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合作的关于NLRP3炎性小体、肠道菌群、调节性T细胞互作并维持肠道稳态的重要研究,值得特别关注。
Cryopyrin相关周期性综合征
调节性T细胞
NLRP3炎性小体
Yongbo Kang
Yongbo Kang
SR:不同类型的肠道菌群利用纤维的能力存在差异
上海交大赵立平教授等最新针对不同菌群类型在利用膳食纤维的能力上的差异的研究,值得认真一读。
短链脂肪酸
SR:不同类型的肠道菌群利用纤维的能力存在差异
上海交大赵立平教授等最新针对不同菌群类型在利用膳食纤维的能力上的差异的研究,值得认真一读。
短链脂肪酸
纤维
普氏菌属
拟杆菌属
丁肖英+彭永德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肠道菌群失调
来自上海交大团队的研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肠道菌群失调进行研究,推荐阅读。
生物钟
Nature子刊:请规律进食,和你的肠道节律保持一致
上海交大的赵立平和张晨虹两位老师对Cell之前发表的关于“菌群的昼夜节律驱动宿主转录组的振荡”的论文的简介,按老规矩,图就很值得看,又是赵立平老师参与写作,更值得必读必读。
生物钟
昼夜节律
肝脏解毒
饮食干预
Can Song
菌株水平分析
赵立平:菌株水平分析,了解菌群与疾病关系的正道
啥也不说了,赵立平老师经常在咱们群里说的菌株水平分析,现在他写的系统性论述出来了,快传播分享并学习吧!
菌株水平分析
宏基因组
代谢组
基因组草图
多组学分析
肠道菌群
SR:给肥胖儿童进行饮食干预,耐药基因降低
肠道菌群是ARGs的重要储存库。① 靶向饮食干预减少肠道耐药基因组,减轻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② 399个ARGs赋予47种抗生素耐药性;③ 饮食干预降低肠道耐药基因组丰富度和多样性;④ 干预降低含多重耐药基因的大肠杆菌等菌株;⑥ 饮食干预可成为减少肠道耐药基因组的有效方法。
肠道菌群
耐药基因组
饮食干预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
Kristen A Earle
肠道微生物群
ISME:你肚里的细菌,决定酸奶益生菌对你有啥用?
① 给予大鼠含5种细菌的发酵牛奶产品FMP15天,发现不同组大鼠对乳酸乳球菌亚种CNCM I-1631的清除速率不同,与大鼠原有的肠道菌群结构相关;② 这种清除速率不同的现象可通过菌群移植而传递,且存在于人体;③ 大鼠原有肠道菌群对FMP干预的易感性与乳酸杆菌在体内停留增加有关,且肠道菌群的结构与暴露于瞬时性细菌后的稳定性相关;④ 研究证实外来细菌对肠道菌群有短暂、特定的影响,评价外来微生物的作用应将内源性肠道微生物群作为分层因素。
肠道微生物群
食物中摄入的微生物
Xiao-Xia Zhu
Xiao-Jun Yang
Hongwei Zhou
基因组互作网络
赵立平团队:先天肥胖?不怕,用饮食纠正!
① 纳入17名普瑞德-威利综合征(PWS,遗传性肥胖)和21名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干预试验;② 富含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可引起体重下降及肠道菌群结构变化,降低血清抗原负荷,减轻炎症,增加醋酸盐生成水平,降低N-氧化三甲胺和硫酸吲哚氧基水平;③ PWS儿童饮食干预前的菌群移植到无菌小鼠导致炎症及脂肪细胞增加;④ 儿童遗传性和单纯性肥胖都存在有害肠道菌群的参与;⑤ 饮食干预促进有益菌增殖,减少毒素产生,减轻肥胖患者的代谢恶化。
基因组互作网络
肠道菌群
代谢组学
宏基因组学
肥胖
葛根芩连汤
中药方剂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来缓解2型糖尿病
① 对187名2型糖尿病(T2D)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不同剂量的葛根芩连汤(GQD)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② 与安慰剂和低剂量组相比,高中剂量组患者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降低;③ GQD可引起T2D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47个菌属水平增加,其中17个与FBG负相关,9个与HbA1c负相关;④ GQD可显著富集柔嫩梭菌,该菌与FBG、HbA1c和餐后2小时血糖呈负相关,与b细胞功能稳态模型评估呈正相关。
葛根芩连汤
二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