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Wei Jia
文章数:30篇
多发性骨髓瘤
周文+贺艳娟+贾伟+陈翔Cell子刊:从肠菌入手,改善多发性骨髓瘤耐药性
此前研究发现,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肠道中的氮回收细菌增多,但其在MM复发中的作用尚不明确。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周文、贺艳娟、陈翔和香港浸会大学贾伟与团队,在Cell Metabolism发表最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中的氮回收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能通过增加血液中的铵水平,诱导对硼替佐米的耐药性,并揭示了其中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用利尿剂呋喃苯胺酸钠抑制MM细胞的铵摄取,以及用益生菌(如丁酸梭菌)抑制氮回收菌生长,可改善MM的治疗效果,为MM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靶点。
多发性骨髓瘤
肠道菌群
氮代谢
铵
肿瘤耐药性
微生物代谢物
卞兆祥+赵立平+贾伟等Nature子刊:肠菌衍生代谢物影响胰岛素敏感性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特征是排便习惯改变和反复腹痛。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通常还伴随着更高的代谢综合征和发生率,但相关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近日,香港浸会大学卞兆祥,贾伟和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赵立平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以及临床试验,动物实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揭示出肠菌衍生的代谢物色胺和苯乙胺在肠易激综合征和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发展中的因果性作用,值得关注。
微生物代谢物
胰岛素敏感性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活泼瘤胃球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贾伟+郑晓皎+贾伟平Cell子刊:猪去氧胆酸调节肠肝轴,改善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影响全球1/4人口,但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近年研究表明,胆汁酸与肠道菌群的互作,在NAFLD等代谢性疾病中有重要作用。例如,前期研究显示,非12α羟胆汁酸与糖尿病密切相关,且具有治疗潜力。这些非12羟胆汁酸是由以CYP7B1为核心的胆汁酸合成的“替代途径”生成,与此相对的,12羟胆汁酸则由以CYP7A1为核心的“经典途径”生成。Cell Metabolism最新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香港浸会大学贾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郑晓皎和贾伟平与团队的研究,通过分析患者样本、小鼠实验和体外实验,表明一类非12羟胆汁酸——猪去氧胆酸(HDCA)在NAFLD中耗竭。HDCA通过肠-肝轴互作,抑制肠FXR,并富集狄氏副拟杆菌等有益肠菌,从而在肝脏中上调CYP7B1、PPARα和FXR,缓解小鼠NAFLD。总之,该研究首次揭示了HDCA对NAFLD的治疗潜力及其背后的肠肝轴机制,为NALFD药物研发提供了全新思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肠道菌群
肠-肝轴
FXR
胆汁酸
猪去氧胆酸
陈鹏+贾伟等:菌群代谢物猪去氧胆酸或可预防脓毒症
脓毒症是一种由于宿主炎症反应失调而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在过去几年中,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脓毒症中的关键作用逐渐被揭示。南方医科大学陈鹏教授、陈仲清教授和香港浸会大学贾伟教授及团队在Molecular Therapy合作发表一项研究性文章,系统地明确了猪去氧胆酸的抗炎活性及其在恢复与脓毒症相关的受损免疫稳态中的机制作用。
猪去氧胆酸
脓毒症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IBS
IBS患者具有怎样的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特征?
Gut Microbes发表的研究,纳入142名IBS患者和120名健康对照,使用宏基因组测序(MGS)对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及其代谢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使用质子核磁共振(1H-NMR)光谱对肠道微生物群的代谢物进行了分析,确定了IBS的粪便微生物-代谢组特征,这些特征与5-羟色胺代谢的改变和与消化道症状有关的不利的应激反应有关。与微生物组信息相结合的代谢反应网络显示了宿主-微生物组相互作用的途径。这些结果支持微生物群-肠道-大脑在IBS的发病机制中的联系。
IBS
肠道微生物组
微生物代谢组
微生物-肠-脑轴
胃癌
贾伟等:胆汁酸与菌群的互作促进胃癌发生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赵爱华与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通过患者样本分析以及细胞和小鼠实验,发现结合型胆汁酸和细菌脂多糖在胃部的增多可能在BRG相关胃癌中起关键作用,并揭示了其促进胃部炎症和癌病的信号通路,而用隐丹参酮(丹参中的一种天然产物)进行靶向性治疗能有效防止胆汁反流诱导的胃癌前病变。这些结果揭示了胆汁反流促进胃癌发生的新机制,并为预防BRG相关胃癌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胃癌
胆汁酸
微生物组
胆汁反流
宿主-菌群互作
成年海马神经发生
肠道菌群如何调节成年大脑中的神经发生?
成人海马区神经可经环境信号刺激而进行神经发生以适应环境。有不少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可通过肠脑轴调控大脑功能,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近期一篇发表在PNAS上的研究工作,通过比较无菌小鼠和SPF小鼠海马区神经发生的情况,以及定植正常大肠杆菌和色氨酸代谢缺陷型大肠杆菌,发现肠道菌群色氨酸代谢产物吲哚以及其衍生物可以通过芳香烃受体(AhR)通路激活神经发生。这一研究结果对理解大脑老化的机制和潜在的新一代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成年海马神经发生
肠道菌群
菌群-肠脑轴
色氨酸代谢产物
吲哚
产乙酸菌
李后开+贾伟+郑宁宁:黄芪多糖促产乙酸菌生长,或能缓解脂肪肝
中医药与肠道菌群通过应答模式、代谢模式和信号分子调节发生互作。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李后开、郑宁宁和香港浸会大学贾伟与团队合作,在Gut Microbes上发表文章,阐述了肠道中产乙酸菌-普通脱硫弧菌在黄芪多糖改善高脂饮食小鼠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过程中的作用和机理。
产乙酸菌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
研究论文
猪胆酸(HCA)
贾伟+贾伟平+吕爱平:猪胆酸类胆汁酸或是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记物
猪胆酸(HCA)是猪胆汁酸库中的一种主要胆汁酸(BA),含量高(>75%),对糖尿病异常抵抗。HCA类胆汁酸也存在于人类血液和尿液中,但含量较低(~3%)。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贾伟平和香港浸会大学吕爱平与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探究了人类HCA类胆汁酸是否可以预测人体代谢紊乱的发展。结果表明肥胖和糖尿病都与血清和粪便中较低的HCA类胆汁酸浓度相关。胃分流术后患者血清HCA水平升高,可预测术后2年糖尿病缓解。两个独立的前瞻队列研究显示血清HCA是未来5年或10年代谢健康的强有力的预测因子。
猪胆酸(HCA)
代谢紊乱
糖尿病
胆汁酸
贾伟+姜长涛+贾伟平:猪为何不得糖尿病?一类特殊的胆汁酸能强力控糖
胆汁酸(BA)与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和代谢密切相关,也是代谢调控中重要的信号分子,比如BA可通过作用于其膜受体TGR5和核受体FXR,调控促进胰岛素分泌的GLP-1的生成和分泌。然而不同动物中,BA谱的组成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例如猪胆酸(HCA)是猪的主要BA,但在人和鼠体内含量很低。有意思的是,猪对饮食诱导的T2DM有很强的抵抗力。那么,成天吃催肥饲料的猪为何不易得糖尿病?这种代谢上的优势是否与猪体内富含的HCA有关呢?Cell Metabolism最新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团队和贾伟平团队与北京大学姜长涛团队的合作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他们发现,HCA能通过一种独特的信号机制,同时激活TGR5和抑制FXR信号,来促进肠内分泌细胞产生和分泌GLP-1,从而控制血糖。对临床样本的分析也表明,血清HCA与糖尿病和血糖水平呈负相关。这些发现对于研究胆汁酸对血糖的调控作用和机制,以及研发新型的糖尿病药物,具有重要价值。
胆汁酸
2型糖尿病
血糖调控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
猪胆酸
胆汁酸
贾伟+郑晓皎:靶向胆汁酸合成的替代途径,或是治疗代谢疾病新思路(综述)
胆汁酸(BA)对机体的代谢有重要影响。BA在肝脏内的合成有两条途径,其中经典途径产生12α-羟基化(12-OH)的初级BA(如:胆酸),而替代途径则产生非12-OH BA(如:鹅去氧胆酸)。调节BA合成及其组成从而调控BA信号,是治疗代谢疾病的新方向。Protein & Cell近期发表了香港浸会大学贾伟和上海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郑晓皎与团队的综述,总结了近期关于BA合成途径的新发现,重点讨论了BA合成的替代途径在治疗高血糖和脂肪肝病等代谢疾病中的潜在作用。
胆汁酸
胆汁酸合成
代谢疾病
肠道菌群
衰老
李后开、贾伟等:重塑肠道菌群或能逆转衰老相关的炎症和胆汁酸失调
衰老通常表现为炎症、胆汁酸稳态失衡以及肠道失调,且衰老的病理生理变化具有两性差异性。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李后开、Lili Sheng和香港浸会大学贾伟团队合作在《Gut Microbes》上发表文章,揭示出衰老对肠道菌群失调、炎症和系统胆汁酸紊乱的两性差异,同时揭示出重塑肠道菌群可逆转衰老相关的炎症和系统胆汁酸紊乱。提示我们或可通过针对肠道菌群调节的胆汁酸代谢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衰老相关疾病。
衰老
aging
Inflammation
Gut microbiota
bile acid composition
多发性骨髓瘤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肠道菌群或参与多发性骨髓瘤进展
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周文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组成显著不同于健康人,氮循环细菌在MM患者体内富集。通过粪菌移植实验,发现氮循环细菌可通过循环利用尿素氮以从头合成谷氨酰胺,从而加速小鼠的MM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
gut microbiome
Nitrogen-recycling bacteria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胆汁酸
贾伟+卞兆祥等:胆汁酸-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肥胖易感性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香港浸会大学卞兆祥与团队,近期在《EBioMedicine》发表一项有趣的研究。作者招募了超重或肥胖(BMI≥25)但其它的身体指标(如血糖和胆固醇等)仍正常,以及超重或肥胖但其它身体指标异常的两类人,检测并对比他们的血清胆汁酸成分和浓度,发现非12-OH胆汁酸的成分可能会影响肥胖及代谢水平,由此开始进行的小鼠实验将高脂喂养的小鼠依据其体重划分为“高脂饮食不易胖”和“高脂饮食易胖”两类,然后进行多组学的研究,发现受肠道菌群(如梭菌属)调节的熊去氧胆酸等非12-OH胆汁酸可增强肥胖易感性。虽然是小鼠模型得出的该结论,但仍强调了胆汁酸信号对是否易胖的重要性,或可作为新型肥胖症治疗方案的理论依据。
胆汁酸
肥胖
衰老
王晓艳、贾伟、陈天璐等:衰老中的大鼠肠道菌群、代谢组和免疫因子的变化与关联
上海交通大学王晓艳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和陈天璐与团队在《GEROSCIENCE》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对大鼠衰老过程中的肠道菌群、血清代谢组及免疫因子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鉴定出了血清代谢产物与菌群组成及功能之间的关联,以及免疫因子与菌群、血清代谢产物之间的复杂关联。
衰老
动物实验
衰老
血清代谢组
菌群-免疫互作
阿尔茨海默病
贾伟+李后开:肠道菌群-胆汁酸-脑轴可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和肝性脑病
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近期发表了由夏威夷大学癌症中心贾伟与上海中医药大学李后开等人主笔的专家观点文章,结合最新的研究发现,阐述了阿尔茨海默病(AD)和肝性脑病(HE)中的肠道菌群失调、胆汁酸和胆固醇代谢紊乱的作用,提出菌群相关的胆汁酸稳态失衡可能在机制上参与了AD和HE的疾病进展,因此靶向肠道菌群-胆汁酸-脑轴或是防治AD和HE的新思路。
阿尔茨海默病
肝性脑病
肠道菌群
胆汁酸代谢
胆固醇
普洱茶
贾伟等:普洱茶如何作用于肠道菌群来降胆固醇?
普洱茶具有降脂功效,Nature Communications本周发表了来自贾伟团队的研究,揭示了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上海交大黄凤杰博士为第一作者,上海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赵爱华和上海中医药大学李后开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这项研究发现,普洱茶富含的多酚物质茶褐素,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菌群水解初级胆汁酸,来调控肠肝对话,促进肝脏消耗胆固醇生成胆汁酸,并增加胆汁酸的粪便排出。这些发现阐释了普洱茶降低胆固醇的机制,表明抑制肠道中表达胆盐水解酶的微生物,或者减少肠道FXR-FGF15/19信号,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脂症的潜在疗法。
普洱茶
Fat metabolism
metabolic diseases
Microbiome
microbiota
分析方法
国内团队:代谢组与微生物组互相关性的分析方法-GRaMM
Analytical Chemistry近期发表了上海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陈天璐、贾伟与团队的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识别代谢组与微生物互相关性的方法,称为“代谢组和微生物组的广义相关分析”(GRaMM),主要通过整合现有分析方法,消除混杂,从而能够尽可能精确地捕捉代谢物与微生物的相关关系。文章还将其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线性回归系数以及新兴最大信息系数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表明了GRaMM的实际可应用性。
分析方法
代谢组
微生物组
Federico Mazur
Rona Chandrawati
菌群研究工具
同济大学:MetaMed连接菌群功能与药物治疗学
了解人类微生物组如何影响人类健康对治疗疾病和减少临床研究中的不良副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同济大学刘琦、 曲伸与团队在mSystems上介绍了MetaMed(http://metamed.rwebox.com/index),这是一种新颖且集成的全系统关联映射系统,可将细菌功能和药物疗法联系起来,为深入研究微生物疗法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供了新的假设 。此外,作者研究发现了生活在环境中的微生物与药物之间的全面关系,为发现具有巨大医药应用潜力的微生物群代谢物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菌群研究工具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s
medicine therapeutics
Metabolism
microbiota
结直肠癌
国内团队:GNAI1/3抑制小鼠结肠炎相关肿瘤的发生
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合作在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G蛋白α亚基i1(GNAI1)及GNAI3通过下调GNAI2的表达,并抑制IL-6信号通路,在结肠炎相关肿瘤中起到抑制作用。诱导GNAI1/3,或阻断GNAI2或IL-6,或是治疗结肠炎相关肿瘤的新策略。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
结肠炎相关肿瘤
GNAI1
GNAI2
肝癌
贾伟:肠道微生物组-胆汁酸的交互作用及其对肝脏癌症进展的影响
夏威夷大学癌症研究中心教授贾伟博士发表题为《肠道微生物组-胆汁酸的交互作用及其对肝脏癌症进展的影响》的报告,指出胆汁酸及其代谢产物影响肠道菌群组成,而肠道菌群又可以影响胆汁酸的合成和信号传递,这种相互作用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
肝癌
胆汁酸代谢
阿尔兹海默症
胆汁酸谱改变与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认知障碍相关
来自《Alzheimer's and Dementia》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中,胆汁酸谱发生了显著变化,而这一变化与认知衰退显著相关,提示了肠道菌群及肠-肝-脑轴在阿尔兹海默症中的重要作用。
阿尔兹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Atlas for Alzheimer
Genetic variants
gut microbiome
菌群-肠-脑轴
AC:研究肠道菌群与脑代谢组关联的新策略
这是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合作发表的关于大鼠肠道菌群与脑代谢组学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分析菌群-肠-脑轴的新策略,用多组学方法对大脑代谢组和肠道菌群进行分析,找出了代谢物类型与细菌种类的4个配对,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肠-脑轴的相关机制,推荐阅读。
菌群-肠-脑轴
脑代谢组
胆汁酸
Nature Reviews:一文读懂胆汁酸-肠道菌群的对话(综述)
这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谢国祥以及贾伟平三人刚刚发表在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IF:13.678]上的综述,系统阐述了肠道菌群如何参与胆汁酸的代谢,并在胃肠道炎症和肿瘤中发挥作用。这是为数不多的由中国学者主导的高水平综述,很值得认真读一读!
胆汁酸
肝癌
SR:肠道菌群影响肝癌,雌雄有别
对不同性别的人和小鼠来说,肠道菌群的影响可能都有性别特异性差别,这个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肝癌
肠道菌群
性别差异
西洋参
CPR:西洋参改变小鼠菌群并预防肠炎和癌症?
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 [IF: 3.887]上关于西洋参改变小鼠菌群并预防肠炎和癌症的文章,转需。
西洋参
肠炎相关结肠癌
肠道菌群
代谢组学
Graeme T Attwood
代谢互作
Science:宿主-肠道菌群的代谢互作(综述)
经典综述,2012年发表在Science上,看标题就知道重量级,强烈推荐重新读一读。
代谢互作
宿主-菌群互作
粘膜免疫
Yingzi Cong
Wei Wu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肠道菌群的结构性分离
① 采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对46个结直肠癌(CRC)患者和56个健康人肠道菌群组成进行分析;② 主成分分析和UniFrac分析表明,两个人群之间存在菌群结构的分离,共鉴定出48个构成主要差异的 OTUs;③ 肠球菌、埃希氏杆菌属、克雷伯菌属、链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属等11种细菌在CRC患者肠道里显著升高,而氏菌属、毛螺菌科等5种产丁酸盐细菌丰度较低;④ 丁酸盐产生菌的降低和条件致病菌的升高可能是结直肠癌病人肠道菌群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操作分类单元
药物开发
Nature Reviews:肠道菌群是药物新靶标(贾伟、赵立平等撰)
这是2008年发表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的经典文献:① 肠道菌群与人类疾病和健康密切相关,综合运用抗生素、益生菌和益生元以调节肠道微生物构成可望成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② 为此,我们需要系统、全面地了解宿主/细菌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病理、生理表性之间的关联;③ 本综述陈述了靶向肠道菌群这一理念和潜在的应用前景,讨论了需要采取的策略和技术。
药物开发
靶向药物
Tammy L Sirich
Timothy W Meyer
相关变异分析
共生的肠道微生物调节人体的代谢表型
① 人类与肠道菌群共同进化,形成密切的共生关系;② 将代谢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相结合解析肠道菌群里的具体种类与人体代谢关系;③ 分析7个中国人的粪便及尿液样本,并建立了菌群-宿主代谢连接的模型,在物种水平上,发现中国与美国人肠道菌群结构存在差异;④ 将功能性宏基因组定义为影响宿主代谢和健康最大的微生物组的关键功能成员的特征,如柔嫩梭菌群与尿液中8个代谢物有关,表明该物种是菌群中功能性很强的成员,会影响许多宿主途径。
相关变异分析
肠道菌群
代谢组学
代谢表型
宏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