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Hongwei Zhou
文章数:31篇
生命早期
郑钜圣+周宏伟等:早期饥荒或可影响成年后肠菌组成,增加糖尿病风险
人类在生命早期经历不利因素会增加成年期罹患T2D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虽然已经有流行病学观察结果支撑多哈理论(健康和疾病的发育起源-生命早期),但其背后潜在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近日,西湖大学郑钜圣、南方医科大学周宏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兵、中山大学陈裕明及团队在BMC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解析了来自三个独立队列涵盖中国16个主要省份/直辖市人群的万人肠道微生物组大数据,揭示了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对成年期肠道微生物组的影响,并发现饥荒暴露相关肠菌与T2D发病风险增加存在密切的关联,值得关注。
生命早期
饥荒暴露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陈鹏+周宏伟+姜勇+段屹:Akk新功能?!代谢物新型三肽RKH可预防致命性败血症
脓毒症引起的全身促炎症阶段是器官衰竭和随后死亡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Akk是一种功能性益生菌,对许多疾病的进展发挥有益作用,然而Akk是否参与脓毒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日,南方医科大学陈鹏、周宏伟、姜勇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段屹在Gut上发表文章,评估了Akk对致命性脓毒症发展的潜在贡献,并发现Akk代谢物新型三肽RKH可预防致命性败血症。
细菌产物
周宏伟等Nature子刊:益生菌分泌的一种酶帮助雌鼠抗结肠炎
分泌蛋白是微生物群影响宿主的直接分子机制之一,因此构成了药物发现的一个有前途的领域。近日,南方医科大学何肖龙、孙凯、周宏伟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基于生信指导建立了益生菌分泌组的筛选,鉴定出一种未表征的分泌蛋白,该蛋白由大多数益生菌菌株共享,多项试验证明它可以在多个模型中保护雌性小鼠免受结肠炎,值得关注。
细菌产物
肠道稳态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益生菌
高脂饮食
周宏伟+李壮+魏泓等:高脂饮食通过肠菌衍生的活性氧损害肠屏障
高脂饲养在前期研究中被证明能导致氧化还原失衡,破坏肠道屏障,然而其内在机制仍众说纷纭。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周宏伟、李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魏泓及团队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发表最新研究,系统地揭示了高脂饲养诱导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过程,发现肠菌产生的超氧阴离子通过损伤肠上皮细胞诱导肠屏障损伤,加剧下游脂肪肝表型。总之,本研究为深入理解肠道菌群功能的紊乱对宿主健康影响的深层机制奠定了基础,值得关注。
高脂饮食
肠屏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口腔癌
具核梭杆菌分泌的外膜囊泡也可促进口腔癌转移
具核梭杆菌(Fn)可促进肿瘤转移。同济大学的Xu Yubo、南方医科大学的Wu Buling和Zhou Hongwei合作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文章,发现Fn(具核梭杆菌)分泌的OMVs(外膜小泡)不仅诱导癌症转移,而且激活自噬通量。阻断自噬则减弱了Fn-OMV刺激的癌症转移。
口腔癌
具核梭杆菌
外膜囊泡(OMV)
类风湿性关节炎
李娟+周宏伟+陈世贤Cell子刊:具核梭杆菌如何加重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与肠道菌群存在关联。然而,肠道菌群在RA中的潜在因果性作用和致病机制仍待探索。Cell Host and Microbe最新发表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娟、周宏伟、陈世贤与团队的研究论文,通过分析患者样本,以及小鼠、细胞和分子实验,发现肠道中的"坏家伙"具核梭杆菌可通过分泌并向关节输送含毒力因子FadA的外膜囊泡,活化滑膜巨噬细胞的Rab5a-YB-1轴,从而促进关节炎症。这些发现为具核梭杆菌促进RA提供了重要的因果性和机制性证据,也为改善RA提供了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
致病菌
具核梭杆菌
肠-关节轴
FadA
克罗恩病
周宏伟+何肖龙Cell子刊:肠道菌群产生的一种酶或能缓解克罗恩病
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成分,其特定碎片能通过激活模式识别受体NOD2,对宿主的多种生理过程产生影响。NOD2在克罗恩病(CD)病理机制中有重要作用,其功能缺失突变是CD最大的风险因素。然而,另一方面,源自菌群的NOD2配体(肽聚糖碎片)的变化是否在CD发病中发挥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周宏伟和何肖龙团队在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一项最新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他们发现,肠道菌群表达的一种肽聚糖水解酶——DL-endopeptidase(DL-内肽酶),能够促进肠道中的NOD2配体生成,从而活化宿主NOD2信号。这种细菌酶的耗竭在CD病理中有关键作用,旨在补充DL-内肽酶的干预方法,或是治疗CD的新思路。
克罗恩病
细菌酶
Nod2
DL-内肽酶
肠道菌群
呼吸道菌群
王璋+陈荣昌+周宏伟等Nature子刊:靶向呼吸道菌群,改善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肺病,是全球第四大死因,包括两种主要的炎症内型(嗜中性粒细胞炎症和嗜酸性细胞炎症)。呼吸道菌群与COPD的表型和内型存在关联,且菌群失调可促进呼吸道炎症的发生,然而呼吸道菌群在COPD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目前仍所知甚少。Nature Microbiology最新发表了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璋研究员、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陈荣昌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周宏伟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研究者对我国广东省两个临床中心的COPD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了呼吸道微生物组与宿主多组学分析,绘制了呼吸道“微生物-代谢-宿主”互作的全景图谱,并发现在嗜中性粒细胞炎症COPD内型中,呼吸道菌群产生的代谢物吲哚-3-乙酸,可能通过调控IL-22介导的巨噬-上皮细胞互作,来发挥对COPD的保护性作用,为靶向呼吸道微生物-宿主互作的COPD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呼吸道菌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菌群代谢产物
吲哚-3-乙酸
自闭症
王前、周宏伟等:肠道发育不良影响早期菌群建立,驱动小鼠自闭症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广泛性的神经发育障碍,其主要病症包括异常的行为如社交障碍、刻板和狭隘兴趣,其中孤独症(又称自病症)为最严重的一种。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通过肠脑轴调节胃肠道生理、免疫功能,甚至行为。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前、周宏伟、李壮和Muxuan Chen及团队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上发表最新研究,使用丙戊酸(VPA)诱导建立ASD小鼠模型,发现VPA暴露会导致小鼠肠道先天发育不全,其特点是过度的氧化应激和炎症,会影响早期的菌群定植。在生命早期补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修复自闭症小鼠肠道菌群,改善ASD相关行为。总之,该研究为未来干预和治疗ASD提供了新策略。
自闭症
肠-脑轴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三代测序技术的宏转录组
王军+周宏伟+解立新:建立靶向RNA的病原检测新方法mtNGS和mtTGS
以牛津纳米孔测序技术(ONT)为代表的三代测序拥有快速制备文库及超长读长等优势,能有效提高临床样本中病原的检测,而ONT直接RNA测序技术也为临床样本中RNA病原无偏的检测提供了可能。为此,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周宏伟、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解立新与研究团队,收集了肺泡灌洗液、脑脊液和血液样本,建立了RNA/cDNA靶向测序(mtNGS(使用二代测序技术的宏转录组)),以减少临床样本中的宿主核苷酸比例,并通过与ONT相结合(mtTGS(使用三代测序技术的宏转录组))以缩短测序时间。
三代测序技术的宏转录组
牛津纳米孔技术
病原检测
宏基因组测序
缺血性卒中
尹恝+何彦+朱佳佳:补充丁酸钠或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
2型糖尿病(T2D)可加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脑梗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尹恝、朱佳佳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何彦与团队,近期在Microbiology spectrum发表文章,表明T2D肠道菌群与缺血性卒中后的脑损伤加重存在因果关联,补充丁酸钠可起到神经保护作用。这些发现为治疗T2D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了新思路。
缺血性卒中
肠道菌群
心血管
丁酸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陈裕明+郑钜圣+何彦:氨基酸介导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的关联
中山大学陈裕明、西湖大学郑钜圣和南方医科大学何彦与团队的研究成果。文章基于1700余名成年人样本,利用多组学手段探究肠道菌群影响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氨基酸代谢在肠道菌群影响骨质疏松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骨质疏松
肠道菌群
氨基酸代谢
Amino Acids
ENTERIC BACTERIAL MICROFLORA
多囊卵巢综合征
周宏伟+何彦:肠道菌群在PCOS中的重要作用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周宏伟和何彦作为共同通讯在Endocrinology发表一项研究,发现肠道菌群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胰岛素抵抗发生的重要因素,这可能是通过拟杆菌-胆汁酸-肠道FXR信号通路导致了PCOS的糖代谢紊乱。此外,FXR 激活可能对 PCOS 葡萄糖代谢产生有益而非有害的影响。肠道菌群有望成为 PCOS 治疗的潜在靶点。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肠道菌群
FXR
胰岛素抵抗
PCOS
肠-脑轴
尹恝+周宏伟+何彦:脑卒中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双向互作
中风(脑卒中)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仍缺乏有效的神经保护防治手段。中风的许多风险因素都与肠道菌群有关,然而,中风和肠道菌群之间的作用关系仍待深入研究。Gut最新发表了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尹恝、周宏伟和何彦与团队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中风与肠道菌群失调之间的双向互作关系:缺血性脑卒中会迅速引发肠道菌群失调、肠杆菌科细菌过度生长,而这种菌群失调反过来会加重脑梗死。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为临床预后预测和防治干预,提供了具有转化价值的新思路。
肠-脑轴
中风
肠道菌群
肠杆菌科
预后标志物
2型糖尿病
郑钜圣等:分析9000中国人,鉴定影响糖尿病风险的核心菌群特征
西湖大学郑钜圣、中山大学陈裕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周宏伟与团队近期在Diabetes Care发表一项重要研究,纳入3个中国队列(1个发现队列+2个验证队列),通过可解释的机器学习方法,鉴定出与2型糖尿病(T2D)显著相关的核心肠道菌群特征,并基于该特征构建了与T2D风险显著相关的菌群风险评分(MRS)。研究进一步探究了MRS与未来血糖升高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并鉴定了与其相关的血液代谢物、肥胖和饮食因素。这些发现提示,该菌群特征或可作为T2D的诊断和治疗干预靶点,对于研究肠道菌群与T2D的关系以及开发新疗法具有重要意义。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机器学习
标志物
水果
郑钜圣+陈裕明+周宏伟:多吃水果或可调节菌群并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
来自西湖大学的郑钜圣团队、中山大学的陈裕明团队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周宏伟团队在BMC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在包含近万名中国中年人的2个队列中发现,水果(而非蔬菜)摄入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组成显著相关,而与水果摄入相关的肠道菌群组成及粪便代谢产物与2型糖尿病(T2D)的风险显著相关。具体而言,与特定水果(芒果、香蕉、苹果、葡萄及榴莲)的高摄入相关的肠道菌群可能在2型糖尿病中起到保护性作用。
水果
研究论文
2型糖尿病
前瞻性队列研究
蔬菜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华南师范团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道菌群-宿主互作
华南师范大学王璋团队在ISME Journal上发表文章,对COPD患者的呼吸道菌群代谢和COPD相关宿主基因进行荟萃分析和多组学分析,发现COPD呼吸道菌群的功能特征,并揭示出16个菌属、28个代谢物及其44个靶标基因之间的潜在关系。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代谢产物
宿主基因
呼吸道菌群
衰老
南昌大学徐振江等:微生物组或可预测人的实际年龄
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甚至会加速成年人的衰老。与身体其他部位相比,肠道微生物组的年龄相关变化是否更为显著?能否从微生物组样本中预测一个人的实际年龄?目前并没有定论。最近mSystems发表南昌大学徐振江与UCSD的Rob Knight团队合作的研究,结合了来自包括中国、美国等不同国家的几项大型队列研究,以确定身体哪个部位(肠道、口腔和皮肤)的微生物组可以最准确地预测成年个体的实际年龄。结果发现,皮肤微生物组的预测结果最佳。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组在加速或减缓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及在与年龄相关的疾病易感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并有助于开发潜在的微生物靶向治疗策略,延缓衰老。推荐阅读。
衰老
肠道菌群
皮肤菌群
口腔菌群
预测年龄
先兆子痫
黄莉萍+周宏伟+余艳红:肠道菌群失调如何促进先兆子痫?
先兆子痫(PE,又称子痫前期)是一种代谢疾病,以孕期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要症状,危害孕妇和胎儿健康,甚至会危及生命。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黄莉萍和余艳红团队,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周宏伟团队,合作主导的一项最新研究在Gut发表,揭示了肠道菌群在PE中的作用。该研究分析对比了血压正常的孕妇和PE孕妇的粪便菌群,鉴定出PE中的肠道菌群失调特征,并通过粪菌移植试验在小鼠中证实了这种菌群失调与PE有因果性关联。机制上,PE菌群可扰乱肠道的T细胞稳态,破坏肠道屏障,增加细菌移位,导致胎盘的细菌DNA增多和炎症水平上升。这些发现说明不能忽视肠道-胎盘轴在PE发病中的机制性作用,菌群筛查或可用于预测PE风险,靶向菌群的干预方法或许有助于这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先兆子痫
肠道菌群
肠道-胎盘轴
肠道屏障损伤
菌群移位
败血症
国内团队:败血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及珠江医院的团队在FASEB Journa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鉴定出了败血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的特定变化,并通过粪菌移植实验证实,肠道菌群紊乱可促进败血症中的器官炎症及损伤。
败血症
Gut microbiota
metabolomics
Metaproteomics
败血症
糖尿病
何彦+马文军:肠道菌群部分介导空气污染对糖尿病的影响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何彦和广东省疾控中心马文军共同主导的研究,近期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发表。该研究分析了广东省肠道菌群计划中6627名受试者的数据和样本,发现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物颗粒物,与糖尿病风险上升相关,而肠道菌群和其中的特定细菌,在一定程度上介导了这种关联性。
糖尿病
Ambient particles
Diabetes
Gut microbiota
PM(1)
肠-脑轴
南方医科大学:肠道菌群或影响神经危重症患者预后
南方医科大学团队近期在《Critical Care》发表研究,纳入98名神经危重症患者患者和84名健康人,发现两个人群内菌群差异显著,菌群结构不仅随住院时间延长而改变,还可能影响180天内患者生存情况。该研究对于探索肠道菌群与神经危重症病程进展和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肠-脑轴
biomarker
cohort study
Critical illness
Dysbiosis
代谢综合征
周宏伟:代谢疾病的肠道微生物组关键物种的鉴定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周宏伟博士发表题为《肠道疾病的肠道微生物组关键物种鉴定》的报告,介绍了代谢综合征相关的菌谱和广东的大规模人群研究成果。
代谢综合征
人群研究
自闭症谱系障碍
珠江医院周宏伟: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肠道菌群变化(综述)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周宏伟团队在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上发表的一篇系统性综述,从16项研究中总结了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的变化。
自闭症谱系障碍
自闭症谱系障碍
败血症
南方医科大学:肠道菌群生成的格拉司琼在败血症中的护肝作用
败血症诱导的肝损伤,是重症监护病房中的一大问题。Hepatology近期发表来由南方医科大学团队主导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影响小鼠对败血症诱导的肝损伤的易感性,并揭示了菌群生成的格拉司琼(一种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的关键作用和分子机制,为防治败血症引起的肝损伤提供新思路。
败血症
肠道菌群
肝损伤
促炎细胞因子
TLR4
代谢综合征
周宏伟+马文军等:菌群失调+久坐,促进代谢综合征
Microbiome刚刚上线了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周宏伟和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马文军团队主导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广东省7000多人的肠道菌群、生理、经济状况、饮食和运动等方面的信息,在人群水平上鉴定出肠道菌群与代谢综合征和经济状况的关联,发现菌群失调与长期久坐的生活方式共同影响代谢综合征的发生。该研究是目前最大的东方国家人群的肠道菌群流行病学研究,相关发现对我国的代谢疾病的研究和防控有重要意义。
代谢综合征
广东省肠道菌群计划
肠道菌群
社会经济状况
生活方式
诊断标志物
周宏伟+马文军等:菌群诊断模型不能忽视地域性
肠道菌群与疾病关联密切,用菌群标志物建模进行疾病的无创诊断,是其临床应用的一大方向。Nature Medicine刚刚上线了由南方医科大学周宏伟和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马文军团队主导的研究,分析了广东省内不同地区居民的粪菌样本,揭示出人体肠道菌群的地域性,并发现用于代谢疾病的菌群诊断模型,在不同地区间难以通用,而这种区域化限制在不同疾病间也存在差异。这些发现对于肠道菌群与疾病的研究,尤其临床应用方面,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诊断标志物
诊断标志物
肠道菌群
代谢紊乱
地域差异
对乙酰氨基酚
南方医科大学:过量对乙酰氨基酚引发肝损伤,菌群可能是关键
对乙酰氨基酚是部分常见退烧药的主要成分,过量摄入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呈现出昼夜周期性,其机制尚未明确。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团队的最新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
急性肝损伤
昼夜节律
acetaminophen
acute liver injury
炎症性肠病
南方医科大学:肠道菌群用于IBD诊断和疗效预测
南方医科大学陈烨和周宏伟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基于肠道菌群开发诊断标志物,可用于不同人种的IBD诊断,结合肠道菌群及其它指标,可用于IBD患者对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应答的预测。
炎症性肠病
生物标志物
英夫利昔单抗
Disease activity
Gut microbiota
慢性肾病
SR:肾功能受损与肠道菌群失调导致慢性肾病患者血中氧化三甲胺增加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团队的研究,很值得读一读。
慢性肾病
心血管疾病
氧化三甲胺
肾功能
肠道菌群